數字看晉江20年變化 地區生產總值:2002年 277.67億元;2021年 2986.41億元。 財政總收入:2002年 20.03億元;2021年 256.93億元。 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2年 6330元;2021年 30201元。 福州大學晉江科教園鳥瞰圖 (晉宣 供圖) 晉江國際鞋紡城 (晉宣 供圖) 晉江市國際高端人才社區 (張九強 攝) 晉江,經濟總量長期占泉州1/4,連續28年保持福建縣域首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居全國第4,城市投資潛力、營商環境位居全國縣域第2…… 這是一片活力四射的熱土,這是一個愛拼敢贏的地方。改革開放44年,晉江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為中國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樣本。 回首歷史深處,發展路徑的選擇從來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經過科學的設計,更是充滿智慧的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六年七到晉江,總結提出以“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大關系”為主要內容的“晉江經驗”,2019年又強調“‘晉江經驗’現在仍然有指導意義”。 20年來,“晉江經驗”成為推動晉江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等工作的行動指南和制勝法寶。站在新的歷史坐標點上,晉江正以虎虎生威的干勁、氣吞萬里如虎的精神,全力傳承弘揚“晉江經驗”,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晉江強產興城成效概覽 強產業—— 經濟總量長期占泉州1/4,連續28年保持福建縣域首位。 97%以上的企業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創造的產值、稅收、就業崗位都在95%以上。 規上工業產值突破6900億元,形成1個超兩千億、1個超千億、2個超五百億、3個超百億的產業集群。 擁有國家體育產業基地、中國鞋都、世界茄克之都等15個區域品牌,持有中國馳名商標45枚,品牌企業專賣店、直營店超過25萬家。有70多家企業到境外設立商務機構,恒安、安踏等知名品牌逐步走向國際化。 擁有50家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縣域前列。 興城市—— 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11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69.3%,交通路網密度比全國平均水平高7倍,空氣優良率多年保持100%。 落地清華附中、上海六院、樹蘭醫療等高端學校、高端醫療,國際化配套日益完善,優質學位數超40萬個,每千人醫療機構開放床位3.13張,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41張。 相繼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科技先進市、中國愛心城市、七星級慈善城市、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市、國家創新型(縣)市稱號。 守實業 筑牢高質量發展之基 “晉江經驗”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咬住實體經濟發展不放松。 8月8日晚,安踏集團在泉州晉江982創動空間舉辦第二屆年度創新科技大會,并在會上發布最新的自主研發科技創新成果——氮科技平臺與碳管懸架系統。安踏同時宣布與華為運動健康牽手,達成以智能科技加碼高新科技運動產品合作,攜手共創未來智能運動產品。 從一家傳統的民營企業轉型成為具有現代化治理結構和全球競爭能力的公司,安踏集團2021年全年營收493億元,連續10年位列中國體育用品企業首位。 安踏集團之外,晉江擁有強大的民企明星陣容,恒安、361°、鳳竹、利郎、七匹狼、柒牌、九牧王都是公眾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匯集了創業的勇氣與智慧。沒有資金就集資、合股或借貸;沒有廠房就“借雞下蛋”;沒有技術就去請專業人士,去借鑒,或自己學著干;做生意虧本10萬元,就再借20萬元重新干。憑著這股子拼勁,當年的小作坊,如今已發展成實力強勁的企業。“品牌之都”晉江,已擁有45枚中國馳名商標,國家體育產業基地、中國鞋都、世界茄克之都等15個區域品牌;50家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縣域前列,構筑起資本市場的“晉江板塊”。 然而,拼人力、拼資源的粗放發展模式已經落伍。20年來,晉江通過轉變提升,攻克了資本、技術、裝備、品牌等方面的難題,如今走在創新驅動、數字賦能的道路上。于是,利郎男裝成為第一個代表中國乃至亞洲登頂米蘭時裝周的男裝品牌,并逐漸發展成中國商務男裝領軍品牌;信泰集團將發展的觸手伸到可穿戴設備上,一款自動充放氣囊鞋可以智能監測用戶的狀態,自動調整氣囊的大小,為用戶提供最舒適的腳感;華宇智慧經編生產基地指揮控制中心里,超大屏幕上顯示著幾百臺設備的實時運行狀態…… 晉江民企的茁壯成長,晉江市委、市政府功不可沒:質量立市、打造品牌之都、鼓勵企業上市、推行精益管理……放手引導、關鍵時候“扶一把”,堅定了晉江企業家先行先試的信心。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契機,晉江推動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和質量穩步提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2019年的115家增長至2021年的409家,兩年翻了近兩番,預計2022年底可達55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1659.7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提升至24%,成為帶動晉江創新發展的“領頭羊”。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孵育培養更多的省級、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晉江多措并舉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截至目前,共培育4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位于晉江經濟開發區的“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華清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氮化鋁陶瓷基板生產制造企業,專業從事高熱導率氮化鋁陶瓷基板和電子陶瓷元器件研發、生產、銷售。今年春節后,為解決企業用工燃眉之急,晉江市科技局協助華清電子公司接駁老員工返崗,并開展老員工帶新員工服務對接等活動。 堅持“正確處理好發展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關系”“正確處理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系”,晉江的實體經濟穩步發展。目前,晉江規上工業產值突破6900億元,擁有1個超兩千億(鞋服)、1個超千億(紡織)、2個超五百億(建材、食品)、3個超百億(集成電路、智能裝備、醫療健康)產業集群。 興城市 繪就品質生活新圖景 “正確處理好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關系。”作為全國新型城鎮化試點,晉江著力平衡經濟發展與民生建設、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國際化轉型與本土文化傳承的關系,走出了一條“城鄉一體、產城融合、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之路。 以人民為中心,晉江每年將70%以上的本級財力投入民生領域,打造形成三大本碩高校版圖、三大醫共體格局、“三位一體”養老服務體系;以新型城鎮化為引擎,晉江先后推進九大組團、五大片區、四大新區和千萬平方米綜合產業園建設,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拓展至115平方公里,城市面貌實現脫胎換骨的變化。 位于晉江的上海六院福建醫院是目前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單位唯一坐落于縣域的醫院。走進醫院,醒目的“急診”單元直對大門,旁邊可停直升機的地面停機坪,到達急救中心只需57秒;充滿人文關懷的婦兒中心,不出樓就能實現門診、急診、手術、藥方、檢驗檢查、產前篩查等全流程一體式醫療……“晉江黨委政府對醫療衛生健康事業高度重視,上海六院福建醫院從簽約到落地非常順利,充分體現‘輸出醫院真心干、輸入醫院真配合、地方政府真支持’。” 上海六院福建醫院黨委書記王建波說。 移步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這里是集專業賽事、全民健身、休閑娛樂功能為一體的體育文化綜合體,集約化建設體育館、游泳館、訓練館、運動員生活區、全民健身區和戲水樂園。周邊還規劃了醫院、小學及大型商業綜合體,讓工作、生活在晉東新區的人們無后顧之憂。“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國際賽事高端配置的體育場所,今后還可以觀看頂級國際賽事,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帶著女兒到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游泳館學習游泳的張先生坦言,能在按照國際競技體育賽事標準建設的游泳館暢游,群眾實實在在共享到城市發展的豐碩成果。 從經營產品到經營城市,從企業“走出去”到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晉江始終堅持國際視野,加快開放步伐,積極參與國際產業競爭與文化交流。 在晉江市中心,利郎集團投資10億元建設融文化、設計、研發為一體的文創園,傳統的工業園區如今變成了都市創意時尚園區。利郎集團總裁王良星表示,園區將打造具有“國際范”的創新創意平臺,為“晉江制造”引入更多海外高端資源。 在全國最大的運動鞋產業基地陳埭鎮,晉江國際鞋紡城一期已入駐鞋材類商戶847戶,商鋪入駐率達95.8%,2021年度市場交易額達200億元。晉江鞋材貿易從小散店鋪到專業市場,從區域銷售走向“賣全球”。 在晉江新塘街道梧林傳統村落,保留完整的百年建筑群,涵蓋了閩南官式大厝、中西合璧民居、哥特式建筑以及古羅馬式建筑等。遵循“固態保護、活化傳承、業態引入”的理念,晉江引入了木偶戲、南音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去少人問津的古村落,如今成了閩南文化“活樣本”。 背倚著千年海絲文化底蘊,追逐著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的發展夢想,晉江正向世人展現著中國新型化城鎮的積極探索與實踐。 聚人才 打造引才引智“強磁場” 10多年前,曾福泉在全球最大的液體色母制造企業英國嘉洛斯集團擔任資深科學家。6年前,他站在晉江三創園的路演臺上略顯靦腆地推介新項目。如今,他已成為我國第一家塑料液體色母公司——福建約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三創園為我們提供了孵化空間,5年間,可免費使用辦公場地,節省租金一兩百萬元。”曾福泉說,三創園還為他爭取了人才扶持、科技研發、設備補貼等相關政策,讓他的企業得以快速發展。 尊重人才,厚待人才。近年來,晉江堅定不移推進“人才強市”首要戰略,累計集聚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5.65萬名。圍繞產業聚人才,晉江實施高層次創業團隊“海峽工程”,2016年以來累計落地項目超50個,集聚省級以上人才超百名;依靠人才強產業,晉江編制重點產業人才目錄圖譜,全面實施科創人才集聚、碩博人才倍增、技能人才振興“三才行動”,計劃5年內引進落地50個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引育1000名博士、10000名碩士、20000名技能人才。 此外,晉江在全省縣域率先成立科創委,布局建設“一廊兩區多平臺”全域科創版圖,揭牌啟用福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晉江分園,落地運營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推動三大本碩高校、九大國家級平臺形成“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的貫通體系,持續釋放以才引才的磁場效應。 面對高層次人才引進難、留住難、作用發揮難等各種問題,晉江從人才需求研究服務供給,完善“住、行、醫、教、養”等優質公共配套,設立“一站式”集成服務的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優化營商環境,落實、落細破解人才關注的痛點難點問題。 2016年,晉江回購保利上城21.94萬平方米共1195套住宅作為高端人才社區。首期完成住宅裝修426套,全部滿足拎包入住條件。該社區將按照租賃5折、購買6折的優惠提供給高層次人才,目前已有233名高端人才入住。 而面向未來,在剛剛結束的泉州市“晉江經驗”20周年招商簽約大會、2022年重大項目視頻連線開工活動上,晉江展現出“力拼三季度,決戰下半年”的滿滿信心——70個招商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達501.73億元,將加快推動構建“4341”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賦能產業升級;22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965.5億元,將繼續以高效益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 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在持續扛旗領跑中展現擔當作為,晉江將策馬揚鞭,永不止歇。(泉州晚報記者 許雅玲 通訊員 林曉燕 謝佩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