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傍晚時分,在永春縣蓬壺鎮仙嶺村村民潘璐芬家中,勞作了一天后,家人開始洗菜準備晚飯,她也正準備洗衣服,嘩嘩的自來水聲唱響了歡快的伴奏曲。“有了自來水后,我們再也不用擔心枯水期沒有水吃。”潘璐芬說,自從家里接入自來水,日常生活用水得到保障,日子也過得越來越舒坦。 仙嶺村是一個山頂村,這里地勢高、角落分散,以前村民的飲用水一直得不到保障。小嶺和長邊角落村民飲用水取自山澗、溪流,而且每逢枯水期水源短缺,經常會出現供水不足的情況。去年2月,市水利局掛職蓬壺鎮副書記、仙嶺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陳守珊到村里任職后,帶著村干部積極探索破解用水難題。今年,仙嶺村農村供水保障工程項目列入省、市為民辦實事項目。 “我們逐家入戶進行調查,對每家每戶的供水需求情況進行調研并登記造冊,統一進行規劃設計。”陳守珊說,經過現場勘察、科學選址,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從2公里外的山上引入水源,建設2座攔水壩,鋪設管網1.8公里,并安裝凈水消毒設備1套,水質水量明顯提升,受益人口可達5000多人。5月實現通水試運行至今,全村已經實現統一供水,共有420戶村民安裝了水表。 為了提高工程管護水平,仙嶺村還創新管理模式,建立長效機制。除了購買社會服務委托第三方對供水工程進行日常運營管護,定期對管網進行巡查檢修,定期對蓄水池的水質進行檢測,該村還帶領村民共同守護來之不易的“幸福水”。“我們會適時收取一些水費,讓群眾珍惜水資源,主動監督整個用水過程。”陳守珊說。 喝好水、用好水大大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小小一個水龍頭,既連著民生,又連著發展。截至2021年底,永春縣共建有5個鎮級自來水廠(一都、下洋、坑仔口、蓬壺、湖洋)和109個村級農村飲水工程,農村飲水集中供水率為94%;自來水普及率為89.3%。(謝麗瓊 陳煒林)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