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綠色家園 改善人居環境 為持續改善人居環境,臺商區大力開展城鄉園林綠化小區建設,實施拆墻透綠工程,建設綠色家園。對東西主干道入口處段中分帶換植三角梅球、一串紅等時花,并隨季節會進行補植更換,使道路景觀季相變化明顯,進一步提升了視覺景觀效果。 同時結合彩色植物,營造簡潔大氣交叉節點空間,對交叉路口渠化島進行換植時花,并將隨季節會進行補植更換,換種后的渠化島整潔美觀,色彩鮮艷豐富。不斷推進“見縫插綠”工作,以增加城市綠化量,提升全區綠化品位。 臺商區還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鞏固拓展廁所革命成果,積極創建“美麗庭院”。抓緊落實農民建房用地保障,基本建立農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設審批監管體系,嚴把新建農房審批關、設計關、監管關。同步推進裸房整治工作,推動鄉村建筑風貌提升。大力挖掘本地特色資源,推進魅力空間建設,加強濱海岸線環境整治提升。 制定《“帆影杯”城市展示面建設設計貢獻獎考評規則》,通過資金籌措和考評獎勵,推廣房地產項目城市展示面建設設計貢獻獎評比活動,提高了該區建筑立面效果和天際輪廓線,提升了城市界面建設品質。 采取聯合執法 提升市容市貌 圍繞城市品質再提升專項行動,臺商區采取“定人、定崗、定路段、定責任”的工作機制。“消化”占道經營,建立抓重點、重點抓的常態化機制,嚴格落實網格巡查、節點守點、柔性執法、錯時執勤等綜合舉措,實現市容管理點、線、片、面的網格覆蓋。 充分運用高空智慧監控,實現城市管理違法行為24小時空中監管,實時感知、觸網預警、自動取證、精準打擊,構建立體式管控“天網”;建立村、片、鎮三級聯動巡查機制,依托管控平臺,采取設點檢查、動態巡查、工地盯守等方式,打造“人防+技防”監管閉合回路,織密城市管理巡查管控“地網”。 今年以來,臺商區城管部門勸導流動攤販2114起、油煙污染30處,查處無序停放車輛324起,拆除非法廣告、布條橫幅等727處,通過“城管通”平臺受理案件390件,辦結率100%。 采取聯合執法模式、“日常管理+重點打擊”執勤模式、“突擊式+錯峰式”管理辦法,建立路面“滴灑漏”現象快速反應處置機制,采取設點檢查、動態巡查、工地盯守、聯合執法等方式,嚴查渣土車“滴灑漏”、亂傾倒等違法行為。 實行“掛圖作戰” 推進“聚城暢通” 臺商區“聚城暢通”項目包括江錦街東延伸段、海山大道(江錦街—江城大道)、江城大道等三條干道建設。今年以來,臺商區建立推進“五個一”工作機制,實行“掛圖作戰”,加快推進“聚城暢通”項目建設。 海山大道主線為城市快速路,輔道為城市主干路,共分為5個標段,目前已啟動第三、四標段建設。作為臺商區“聚城暢通”段的海山大道第四標段(江城大道至江錦街段),長度約1.35公里,道路紅線寬70米,主線采用雙向8車道標準,道路等級為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100km/h;輔道采用雙向4車道,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路,設計速度40km/h。總投資4億元。 江城大道(原惠城大道)為城市主干道。起于湖山路,終于海山大道,全長為4.05km,道路設計紅線寬70米,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路,主線雙向8車道,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項目總投資約18.5616億元。目前臺商區也已啟動江錦街東延伸段前期設計工作。江錦街東延伸段為一級公路兼城市主干道,全長約0.9km,紅線寬度60m,主車道雙向八車道,并增設右進右出輔道,設計車速80km/h,建安費約8000萬元。(泉州晚報記者 陳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