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4日報道(本網記者 施遠圻)“老師,早上好!”“你好,早上吃什么呀?”“稀飯配油條、包子。”……最近,在泉州市鯉城區第五實驗小學校門口總能聽到前來上課的孩子用閩南語和老師打招呼,為校園增添了不少生活氣息,只是大部分孩子講閩南語有些生疏。 據了解,該校有88%的學生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孩子們大都不會講閩南語。為了幫助這些小小“新泉州人”們更好地融入第二故鄉,這學期該校推出了“閩南語空中課堂”,每天早讀、午讀前10分鐘通過校園廣播教全校學生學習閩南語。 早讀課上孩子們大聲說閩南語。學校 供圖 開設空中課堂 從生活用語開始學 “我也是一名‘新泉州人’,來泉州工作生活28年,已經學會了閩南語。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我知道要想學好閩南語,只有讓學生們在學中用、用中學。”鯉城區第五實驗小學校長張江鋒告訴記者,所以“閩南語空中課堂”只教學生們日常學習生活中會使用到的高頻詞匯及句子。 據介紹,每周一至周四學校會通過早上和中午兩個時間段的“閩南語空中課堂”教學生學習三個詞匯和一段“一問一答”的片段,每周五對前面四天學習內容進行復習鞏固。除了聽廣播學習,班科任教師也會在班級里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也讓學生們更愿意開口。 來自南平市的劉蘇雅老師在泉州生活了十余年,都沒有把閩南語學會,這學期與孩子一起跟著“閩南語空中課堂”學習后,她也懂得用閩南語和學生們進行簡單的交流?,F在,每次要講吃飯、睡覺、上課等日常用語時,她腦子里也會反應出閩南語的讀音。 “我覺得學習閩南語沒有想象中的難,還很有趣,我現在已經學會用閩南語回答‘去哪兒’‘吃什么’等問題。”來自四川的鄧玉軒同學告訴記者,他希望自己能學好閩南語,將來在校外也能用閩南語和別人交流。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