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蝶變促發展 德化縣獲評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 新秀園匯集了近百位陶瓷藝術家 古洋片區標準化廠房建設中 近年來,德化縣以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創建為抓手,通過推進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園區“標準化”建設和生態保護修復等創新舉措,不斷提升節約、高效利用資源的能力和水平。不久前,德化縣獲評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 節約集約 產業空間再擴容 近段時間以來,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項目古洋試點園區的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該項目總占地面積256畝,目前已建成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據了解,近年來,德化縣建設標準化廠房3處21.8萬平方米。城東三期鳳洋首個3.3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入駐企業13家,其中已投產9家,招租完成率100%;試點項目有12.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除預留2.4萬平方米為產業基金項目使用外,報名入駐企業20家,4月份驗收后即可拎包入駐,入駐率100%。 德化縣作為典型山區縣,轄區內多山地丘陵,城區周圍群山環繞,土地資源極度稀缺,發展空間非常受限。為切實破解發展用地空間制約問題,德化縣以工業用地為切入點,優化布局、提升效益,通過增量的合理配置及存量的深度挖潛,著力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規劃導向作用更加凸顯。德化縣圍繞“三大戰略”“三項提升”工作大局,科學框定“三區三線”發展空間,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安征遷、統一建設、統一出讓、統一管理“五統一”開發模式,大力開展低丘緩坡地綜合開發利用,依山就勢、平丘填壑,致力打造以陶瓷產業為主導的萬畝“工業梯田”;先后規劃建成鵬祥、詩墩、城后、寶美、紫云、民營科技園以及城東工業區(一二三期)等7個陶瓷產業園區,生成產業用地約1.2萬畝,其中約80%原為荒地、山坡地。2022年陶瓷產業園區節約集約利用評價集約度90.08。 加快陶瓷產業推進步伐。德化縣大力實施工業企業“退城入園”,對舊城區、主城區功能布局重新優化調整,并在城東工業區等新建產業園區,引導工業企業集聚發展。近5年來,收儲搬遷中心城區、舊城區工業企業用地24宗642畝,建成陶瓷新秀園、城東電商物流園、電子商務園等多個產業集中園區。其中,陶瓷新秀園占地面積54畝,建筑面積約6.8萬平方米,入駐64企業(研究所),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位陶瓷藝術大師。 盤活利用低效工業用地。德化縣鼓勵引導工業企業實施廠房加層改造、內部用地整理、“零地”技改增容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支持鼓勵企業建設多層標準廠房,發揮工業園區寸土寸金的價值,大力實施結合片區改造的招商引資,推動舊廠房和低效園區“騰籠換鳥”,實現老舊廠房、老舊園區的產業升級。2022年以來,實施工業廠房加層、擴建10宗,增加廠房面積17.06萬平方米,可增加稅收約1200萬元;擬規劃實施龍船洋片區、后所片區、隆泰化工片區提級改造300畝,擬建高端商務區及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聚集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