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楨楨參加文體活動。泉州高速供圖 心中有“譜”,學會彈片區“琴” “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任務重、事情雜是片區工作的鮮明標簽。2022年,劉楨楨成為一名片區黨工團干事。她所在的片區一直是公司的“文藝片區”,結合前幾任片區干事的工作經驗,她深感責任重大,全心投入,主動當起文藝領頭人,積極策劃片區的文藝活動,善于厘清工作思路,分清輕重緩急,形成忙而不“亂”、忙而有“效”的工作格局。 對于各類文體比賽,為了全體參賽隊員都不缺場,她細心協商賽前培訓的各項事宜;與其他片區干事溝通替崗名單,讓隊員們安心排練;節目選曲出問題,她和老師反復溝通,和主辦單位多次確認......一次次文體活動的成功參與、舉辦,都離不開她的身影。 因舞而美,做好出彩舞者 高速公路是她的“詩和遠方”,劉楨楨常說,她把公司當做舞臺,揮灑汗水,青春飛揚,把同事和司乘人員當做觀眾,務實擔當,奮力“起舞”,爭取贏得喝彩。 在參與文藝活動的過程中,劉楨楨意識到,要想讓文化惠民更為深入廣泛,單靠個人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調動公司文藝骨干參與積極性,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當她接觸到閩南戲曲時,她萌發了一個想法——讓閩南戲曲進高速。于是,劉楨楨積極促成泉州高速與泉州閩南歌舞傳承中心結對共建,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共建活動,共同推動公司文藝活動再豐富,文化傳播再深入,閩南文化再發展,為廣大職工提供豐盛的閩南戲曲文化“大餐”,讓大家感受閩南戲曲文化的無窮魅力,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促進閩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多年以來,劉楨楨青春作歌,山花為伴,以樸素的情懷在高速公路上、各項工作中、改革發展時奮力“起舞”,以新青年的視角傳承匠心,不負可為時代。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