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瓶湖水利風景區。 德化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東南網5月8日訊(通訊員 鄭智得 江珊珊 本網記者 謝玉妹)今年2月,德化銀瓶湖水利風景區被水利部認定為第二十批國家水利風景區,并于近日在北京正式授牌。目前,德化縣擁有三塊“國家水利風景區”旅游名牌;此前,獲評的是泉州龍門湖水利風景區、德化岱仙湖水利風景區。 近年來,德化縣牢固樹立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以生態保障和生態旅游建設為核心,通過水生態修復、水景觀打造、招商引資發展旅游產業等措施,助力鄉村振興和城鄉共建。 繪就銀瓶湖生態底色 德化銀瓶湖水利風景區位于德化縣桂陽鄉境內,主要依托涌溪引水工程、涌溪水庫、涌溪電站等工程而建,屬水庫型水利風景區。景區面積10.68平方公里,依托涌溪水庫,以水庫沿湖、溪兩岸山脈、島嶼、峽谷、村莊為基點,將宏偉的工程景觀、風光秀麗的山水景觀、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有機地串聯而成的水利風景區。 那么,銀瓶湖水利風景區是如何繪就水清溪暢的生態底色? 以“容水”為本,從“三個維度”,構建生態屏障,改善庫區水環境,恢復庫區生態功能,打造“綠水青山”。 拓展生態保護“廣度”。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系統治理,深入推進生態造綠工程,實施封山育林560畝,植樹造林145畝,建設庫區周邊生態隔離帶147畝,生態修復治理裸露山體370畝。 增強環境治理“力度”。累計投入8800多萬元實施涌溪庫區移民后扶示范區項目、大樟溪(德化桂陽段)水質鞏固提升系統治理工程、涌溪流域生態廊道可持續發展工程等項目,累計建設截污管道5公里,生態護岸、步道、棧道、隔離帶各6公里,濕地公園1座,整治河道長度9公里。建設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1座,實現生活污水集中處理。 提升生態創建“硬度”。嚴格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定《水利風景區安全預案》,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防火、防盜、緊急救護等設施,在臨崖路段增設2.7千米防護欄、安全警示牌126處,常態化開展安全巡查和定點防護。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和環保網格化監管機制,加強湖內湖外一體化管理,科學劃定禁養區,實施一庫一策退養補貼標準,全面完成865平方米網箱養殖清退任務,定期開展湖底清淤、湖面及湖岸垃圾清理等,不斷提升水質,確保水清溪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