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學校供圖 東南網5月22日訊(通訊員 李書川)日前,泉州市初幼教現場工作會在德化召開。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軍宣等與會人員一行60多人到德化縣第五實驗小學觀摩指導,聽取學校勞動教育開展情況介紹,實地參觀學校勞動實踐基地和中草藥百草園,深入現場和師生們一起感受內容豐富、別出心裁的勞動技能展示活動的熱鬧場面。 蔬菜種植真把式 在校內勞動實踐基地,五年(2)班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三五成群,有的種植,有的拔草,有的澆水,有的采摘......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動作熟練,配合默契,在歡聲笑語間感受著春播夏種的自然輪回,享受著動動手、出出力、流流汗后的勞動樂趣。 生活自理我能行 熱愛勞動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掌握生活技能是擁有幸福生活最基本的能力。隨著老師一聲令下,折疊衣物和系綁鞋帶展示開始了,二年級的孩子們精神抖擻、動作嫻熟:鋪開、折疊、壓平、翻折……衣物形似豆腐塊整齊美觀,折出了方方正正做人的品格;三年級的哥哥姐姐們自然不甘落后,細長的鞋帶經過他們靈巧的雙手一穿一系、一進一出,交叉、打結、綁緊,形成了十字交叉結、梯形結、麻花結、斜線結……結實美觀,系出了踏踏實實前進的步伐。 同學們進行果蔬雕刻。學校供圖 舌尖美味巧實踐 新鮮的食材經過鋒利的菜刀或切或剁,成丁、成塊、成絲、成片……熟練的刀法無不顯示了同學們扎實的功底。準備工作完成,五年級的小廚師上場了,系上圍裙抄起鍋鏟,蒸煮煎炸樣樣行,熱油、 翻炒、調味、擺盤,整個流程行云流水、有條不紊,現場彌漫著誘人的香味,一會兒功夫,一盤盤色、香、味、形俱全的菜肴便大功告成,令人垂涎欲滴。 另一邊,面點制作活動同樣熱火朝天,拿面皮、放餡料、捏褶子……動作有模有樣。瞧,月牙餃、元寶餃、香腸餃,笑臉包、小豬包、柳葉包……形態各異、蠢萌可愛;五顏六色的面團經過巧手捏一捏、揉一揉,活靈活現的小魚、小兔、蝴蝶、花朵等便躍然掌上。同學們用辛勤的勞動創造了舌尖上的美味,滿足了味蕾,愉悅了心情。 果蔬變身創造美 一雙靈巧的雙手、一把鋒利的刻刀,切、削、刻、旋,一會兒功夫便給果蔬來個大變身,百果樂園、揚帆起航、圣誕雪人 …… 不同的圖案不同的形態,不同的主題一樣的精美,盡顯餐桌藝術;桔子、葡萄、草莓、獼猴桃……一個個平凡無奇的水果經過同學們獨具創意的拼組,色彩斑斕、口味多樣、造型美觀,散發出更獨特的魅力。出自美術組的一件件獨特的果蔬雕刻和水果拼盤藝術品絕對是餐桌上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傳統文化永傳承 刻紙、紙盤畫、陶藝制作,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同學們靈巧的雙手和豐富的想象中得以傳承。一幅幅構圖精細繁茂、手法細膩豐富的刻紙作品給人獨特的審美情趣;一個個普普通通的紙盤經過五顏六色的彩筆繪制,呈現出孩子們眼中多彩的世界;一堆松軟的陶土,一雙富有創意的小手,經過揉、捏、盤、刻、挖等技法,富有童趣、別具特色的主人公便陸續誕生。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指尖上的藝術成就了一個個工藝小能手。同學們的精彩表現,贏得了專家們的不斷點贊。 “此次觀摩指導,檢驗了學校勞動教育的成果,對我校提質增效、品質辦校,尤其是勞動教育‘出新’‘上新’‘煥新’指明了路徑、提供了遵循。”德化縣第五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涂培坤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