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由泉州市委市直機關工作委員會、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舉辦的“謳歌新時代 建功新征程”新時代泉州紅色故事征文大賽開展以來,受到廣泛關注,廣大作者紛紛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泉州大地上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英模人物,圍繞主題、踴躍投稿,用筆書寫泉州兒女們賡續紅色血脈、勇擔時代使命的生動實踐,用心描摹泉州人民奮發奮進、向善向上的昂揚風貌。 我們將陸續選登征集到的部分作品(不代表作品已入圍),帶領廣大讀者一起在文字中聆聽新時代實干奮斗“擔當者”、精神文明“踐行者”、生命安全“護航者”、泉州精神“傳承者”的先進事跡,感受“謳歌新時代 建功新征程”的使命擔當,進一步提振全市人民干事創業精氣神,為“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凝聚強大奮進力量。 本期推出新時代生命安全“護航者”——潘加聲的故事《“平凡英雄”潘加聲》 “平凡英雄”潘加聲 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莊小偉 林思思 2022年5月5日晚上,潘加聲像往常一樣,帶領三名輔警,聯合派出所開展酒醉駕整治工作。一名男子酒后駕駛著摩托車,為了躲避檢查,突然猛加油門強行闖關,眼看著就要撞向前方的三名執勤人員。“后面,小心!”千鈞一發之際,潘加聲來不及多想,一個箭步沖上去奮力攔住摩托車,話音還未落,他就被重重撞飛出去,后腦著地?!芭烁?!潘哥!你聽得見嗎?你聽得見嗎?”隊友一聲聲呼喚著,卻始終得不到回應。 安全防護、緊急避險可是我們公安民警的日常訓練科目,潘加聲作為一名26年的老交警,他難道不知道沖出去的后果嗎?可是在那一刻,他選擇了張開雙臂、奮力保護,他選擇了用血肉之軀阻擋危險,他選擇了將生命的天平向戰友傾斜。如果有人問我,你見過生命最美的姿態嗎?我會告訴他,這一刻,就是生命最美的姿態。 潘加聲平時話不多,做了什么事也從不掛嘴邊。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平凡的人,卻做出了如此英勇的舉動。當我們開始試圖了解他、走進他的世界,才發現他是那么的不平凡。 潘加聲出生在南安市康美鎮蘭田村,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靠著微薄的收入把三兄弟拉扯大。他從小學習成績就特別好,上學時一直是班長。1994年,他如愿考上了福建省人民警察學校,圓了自己的“警察夢”。畢業前夕,潘加聲深情地寫下:“在這方熱土上,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預備警官的價值追求——為神圣的公安事業貢獻一生!” 潘加聲是這么寫的,也是這么做的。從警校畢業后,他成為了一名基層交警,在泉港一呆就是26年。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他都兢兢業業、踏踏實實。 2011年至2015年,潘加聲牽頭組建泉港區道路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在長期的調解經驗中,他總結出一套耐心、細心、愛心、交心、公心的“五心”工作法,靠著一條“不爛舌”、一張“婆婆嘴”、一顆“豆腐心”,潘加聲真正把調解工作做到了群眾的心坎里。五年來,他和同事們成功調解了事故糾紛5000多起,涉及賠償金額上億元,創下了5年“零上訪”“零上訴”的紀錄,泉港區道路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更是被省司法廳授予“福建省人民調解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 潘加聲常說,“我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群眾心里都有一桿秤?!眻谭ㄖ校扔小拌F面無私”的力度,又有“雪中送炭”的溫度。2018年8月,他在路面執勤時查獲一輛存在“滴灑漏”問題的“土炮車”,對其依法扣車并處罰款100元。然而過了七八天車主還是沒出現,要知道,在當地一輛“土炮車”可能就是一個家庭全部的收入來源。潘加聲覺得很奇怪,便電話聯系了對方。當事人來處理時,哭著對他說:“我實在是沒有錢了,連這100塊都是借的?!迸思勇暵犕?,專門跑去村里了解情況,才得知當事人離異獨自撫養兩個小孩,又因父親治療癌癥欠債幾十萬元,現在連小孩的學費都交不起了。知道實情后,潘加聲心里久久不能平復,他趕到當事人家中看望,當場給了2000元現金,他說:“這拿去給孩子交學費,我們都是為人父母的,孩子上學可千萬不能耽誤呀!” “好事自己做,好處給別人”。這是熟悉潘加聲的人對他的一致評價。他出身貧苦,卻最見不得別人受苦,在吃穿用度上對自己很“小氣”,把兒子穿不了的衣服拿來繼續穿,結婚時買的一輛夏利車開了18年還舍不得換,但在幫助他人的時候卻很“大方”。南安高山村一貧困村民因尿毒癥需要換腎時,他親自去家中探望并拿出了5000元;泉港下朱村一名孤兒剛考上大學,他又給孩子送去了1000元助學金;泉港二院隔離點物資緊缺,他自掏腰包捐贈了3000元生活物資......多年來,他累計捐款2萬余元,以潤物無聲的涓涓細流,滋潤和溫暖著老百姓的心田。 “警民攜手、共護平安”,在潘加聲辦公室的墻上,有一副錦旗格外耀眼,這是泉港六中家委會贈送給他的。在涂嶺交警中隊工作期間,轄區324國道邊有泉港六中、涂嶺小學和多家幼兒園,學校路口交通狀況復雜。在護學過程中,細心的潘加聲發現每到周五放學后,都有大量寄宿生擠在路邊等車回家,有的學生還橫穿馬路,非常危險。這些學生大多來自偏遠山區,這讓他想起了自己的中學時代,家離學校幾十公里遠,每周都得騎上好幾個小時的自行車才能到家,也很不安全??吹竭@些孩子們,他感同身受,決定要幫他們做些什么。他主動聯系公交公司,開通了學生愛心專線,徹底解決了200名學生回家難的問題。當聽說加聲叔叔的英雄事跡后,孩子們都很牽掛,自發合唱《奉獻》 為他祈福。 家風,是最好的繼承;善良,是最好的家教。潘加聲的母親已年過七旬,自從潘加聲入院后,她就日夜守護在病房門口,以淚洗面、悲痛萬分。但即便如此,當她得知肇事者已經被關押后,還焦急地跑來問我們,“對方家里有沒有老人、孩子,他們怎么辦,誰來照顧?”這是多么善良、多么淳樸的母親??! 有人問,這個時代的英雄從何而來?潘加聲代表千千萬萬的基層公安民警作出了回答,沒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選擇了無畏。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 為弘揚潘加聲同志先進事跡,2022年6月14日,中共泉州市委作出關于開展向潘加聲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泉州市委政法委、泉州市公安局也分別號召本系統干部職工學習潘加聲同志先進事跡;2022年6月6日,省公安廳給予潘加聲記個人二等功。 揮淚別戰友,深情寄哀思。2022年12月3日16時10分,經多方搶救醫治無效,潘加聲同志不幸犧牲,年僅47歲。潘加聲同志雖離我們而去,但他不顧安危、舍己為人的英雄壯舉,勤勉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和寬厚待人、襟懷坦蕩的高尚情操,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