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28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郭雅靖)“有了編外人員控制數,我們就能根據業務發展情況靈活補充院前急救人員,應急醫療服務能力更有保障了。”看著泉州市委編辦批復文件,泉州市急救中心負責人興奮地說。 院前醫療急救與民生福祉、城市安全息息相關,關乎群眾的日常急救、突發公共事件救援和重大活動保障。為幫助急救指揮中心這類民生單位提高履職服務保障能力,泉州市委編辦以落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為契機,開展民生領域單位機構編制運行情況專項調研,為它們做好服務民生工作、提升服務保障能力保駕護航。 堅持問題導向 實地調研傾聽訴求 “急救指揮中心核心職責是負責急救熱線呼救調度以及病人從病發地點到醫院之間的轉運,日常運營數據是關鍵。沒有到單位實地調研,就很難能夠全面了解單位的實際情況。”泉州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實地調研中,調研組發現,近年來隨著中心城區人口不斷流入和應急醫療保障需求的不斷增加,急救指揮中心工作任務日益繁重,在急診病人轉運、急救熱線呼救調度方面壓力較大,在經費收支上也存在較大的缺口。調研組與該市急救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經過反復探討交流發現,作為全天候運營的民生服務單位,急救指揮中心只有同時解決轉運、調度人員配置不足問題和運行經費短缺兩方面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急救醫療服務能力。 嚴密評估論證 協同提出解決辦法 “為精準確定出市急救指揮中心呼救調度能力和轉運需求量的缺口閾值,使配置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益,我們專門針對中心職責任務的履行能力設計了評估指標,認真分析了近年來實際運行中各項數據信息,并綜合考慮暴發疫情以及其他突發應急事件下可能產生的數據峰值,最終形成了市急救指揮中心機構編制管理及職能運行評估報告,并精準核定了駕駛員、擔架員、調度員編外人員控制數。”泉州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說。此外,為全面解決市急救指揮中心現有困境,泉州市委編辦借助與相關職能部門長久以來形成的協同協作工作機制優勢,主動對接財政部門共同分析研究市急救指揮中心近年來的急救收入情況,確定了在崗編外人員人均補助標準。 著眼長遠發展 因地制宜提出建議 “機構編制就是法制。我們在調研期間也發現市急救指揮中心存在部分崗位人員配置不合理、統籌指揮協調全市醫療衛生系統投入急救保障的作用發揮不夠到位、醫生護士專業性培訓實踐工作還需要加強等問題的,我們已經及時反饋給單位,并相應提出了意見建議。”泉州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透露,接下來將結合年度重點調度項目“提升機構編制資源使用效益”工作的開展,對市急救指揮中心進行全方位體檢,推動其進一步改革和職能重塑。 “為人民服務是機構編制工作的生命力和動力源泉,今后我們將持續把保障解決群眾實際需求和問題作為工作重點,繼續推動機構編制資源向民生領域、重點行業和基層一線傾斜,希望在機構編制職能職責范圍內,助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泉州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