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燃氣安全整治工作,惠安縣針對行業頑疾,對癥下藥,制定《惠安縣燃氣安全管理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加強瓶裝燃氣安全管理的通知》,全力推進鋼瓶置換、站點撤并等多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開展燃氣鋼瓶置換 夯實燃氣安全基石 長期以來鋼瓶樣式不一,市場上存在報廢瓶、“流浪瓶”,產權不明,滋生大量“黑氣”,成為隱匿于群眾身邊的“定時炸彈”。為保障燃氣市場安全,讓老舊廢棄鋼瓶“安全回家”,部門充分發動企業、用戶開展鋼瓶置換,解決燃氣安全的基礎性問題。 以案促改,激發置換主動性 通過真實的燃氣事故案例,多渠道向群眾宣傳燃氣安全常識,把宣傳陣地延伸到鎮、村,邀請企業現場實物對比新舊燃氣鋼瓶,凸顯新式鋼瓶優點,取得群眾理解,為置換鋼瓶掃清思想障礙。 開發平臺,租瓶購氣信息化 創新“互聯網+”“租賃”新模式,指導企業開發租瓶購氣平臺,用戶線上平臺預約,即有配送工上門服務,以舊換新租賃企業自有產權鋼瓶,今年以來已置換10.2萬瓶。 一瓶一碼,鋼瓶監管數據化 每個鋼瓶都配置獨一無二的二維碼,如同“身份證”明確鋼瓶的合法有效性,督促企業一瓶一碼一檔錄入系統,便于日常監管,通過掃描鋼瓶二維碼即可跟蹤追溯,全過程了解鋼瓶“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購買保險,意外風險可控性 燃氣企業購買鋼瓶保險,用戶使用燃氣過程中引起火災、爆炸等意外情況,依法理賠,最高可賠付300萬元。購買一份燃氣保險,為安全上一道鎖,家庭添一份保障。 重組分級供應站點 化零為整疏解隱患 惠安縣供應站點多,設施比較簡陋,存在安全隱患,監管難度大,撤并站點可打通“部門+企業+供應站+配送工+用戶”安全鏈條堵點,鼓勵建設Ⅰ、Ⅱ級供應站,到2025年全縣站點縮減150家以上,實現規范運作,集中管理,提升監管質效。 整合站點,推動經營規范化 指導企業科學選址,取締不合格供應站點,高標準建設“少而精”的供應站,既可滿足安全規范要求,又不影響送氣工的“生計”,不影響群眾正常用氣需求,現已撤并31家Ⅲ級站點。 專項培訓,保障隊伍專業化 不定期組織配送工開展業務培訓,所有送氣工必須取得從業人員證書,通過建設專業配送隊伍,做到專業的安裝、檢查和用氣宣傳服務,保障燃氣“最后一米”安全。 加強監督,落實權責清單化 建立站點隱患清單,由燃氣企業督促整改到位,同時制定統一的配送單,送氣工落實送氣三到位,用戶簽名確認后,拍照上傳至系統,城管局不定時隨機“回頭看”,下放用戶回訪單,量化考評企業、配送工,監督企業責任落實到位。 燃氣既是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也是安全底線工程,容不得絲毫懈怠。下一步,惠安縣將堅持常態長效,長管長嚴,堅決擰緊擰牢燃氣“安全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高人民滿意度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