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和消防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聯合發文,為徹底有效杜絕因違規施工、違規電氣焊作業引發重大亡人事故,決定在全市開展整治違規施工和違規電氣焊作業行動。 落實3項主體責任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要求各地各部門要督促施工單位、用焊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施工及電氣焊等動火作業的安全管理工作負全面責任,嚴格履行作業的審批和管理制度。二是加強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各用焊單位要嚴格落實動火作業規章制度,嚴禁無證上崗作業,明確“誰招請無證人員、誰負責任”的管理制度,人員密集場所不得在營業期間進行電氣焊等動火作業。三是加強施工和電氣焊作業安全管理。企業單位進行施工作業必須依法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明確施工區和使用區的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作業審批、現場監護、防火分隔等措施,制定有針對性、實操性強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提升火災自防自救能力。 強化5條全鏈條管理 一是明確職責分工。要求各地各部門嚴格按照“三管三必須”的原則,落實電氣焊等動火作業的監管責任,明確了各級各部門的責任。二是明確證件適用范圍標準。應急管理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可在全省范圍內從事相關工作(非特種設備領域),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焊接作業人員證》僅適用于從事特種設備焊接作業的相關工作,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的評價機構頒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主要用于等級評定,不作為操作許可,住建部門已頒發的《建筑施工現場電焊工崗位證》過期自動失效注銷。三是強化電氣焊用工單位監管。要將動火作業作為重要內容進行檢查,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健全并規范執行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制度,開展實操作業“六查”和強化從業人員“四項實操能力”。四是強化執法打擊和行刑銜接。要求各地各部門強化執法打擊力度,對動火作業、施工作業非法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曝光一批電氣焊作業典型違法行為,強化震懾效應。應急、住建、市場監管、消防等部門要與公安、檢察機關加強聯動,做好行刑銜接案件查辦,加大危險作業罪的偵辦力度。五是建立信息共享機制。要全面應用省安辦即將上線的全省“互聯網+特種作業人員綜合管理服務”系統,通過企業上報、基層單位摸排、個人申報等方式全面摸清用焊單位、電氣焊作業人員數,建立電氣焊作業人員和用焊單位基礎數據庫,實現數據共享,強化信息互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