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31日訊(本網記者 施遠圻 通訊員 李淑媚)隨著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為社區治理貢獻一份力量。今年來,鯉城區浮橋街道整合各類資源,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建8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為居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加碼添色。截至目前,街道實名注冊志愿者4000余人,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 “五老”護學志愿者護學。浮橋街道 供圖 安全守護者:“五老”護學志愿服務隊 每天上下學時間,在街道轄區各中小學校,總能看到一群老年志愿者的身影,他們身穿紅馬甲、佩戴紅袖章,忙著維護秩序、守護安全。“自從有了他們,校門口交通秩序更好了,孩子上學也更安全了!”不少學生家長由衷感慨道。 據了解,這些老年志愿者來自“五老”護學志愿服務隊,由各社區離退休老干部、老戰士、老教授、老專家等組成,雖然平均年齡已經65歲,但他們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不僅定期開展校園周邊安全巡查,分發宣傳資料,還負責督促周邊商家做好“門前三包”,暖心守護孩子成長。 “我們根據成員居住地就近分配‘護學’崗位,比如我就長期在福建師范大學泉州附屬中學開展服務。”蔡小美今年67歲,自2018年啟動“護學”崗以來,作為服務隊負責人的她便從未缺席。她告訴記者,服務隊現有成員近80名,每天每個學校都會安排3至5人‘護學’,“開展‘護學’志愿服務已成為我們的日常,為孩子們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是大家的共同的目標”。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