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4日訊 自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啟動以來,鯉城區各級各部門把開展主題教育同貫徹落實中心任務深度融合,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強化舉措、抓好落實,確保主題教育扎實推進、見行見效。 鯉城區財政局 鯉城區財政局落實“四管齊下”開展首次績效部門評價工作,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以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實際成效,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一是全面化考慮文件制定。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制定《泉州市鯉城區財政局關于開展2022年度部門評價有關工作的通知》,做到內容全面、高效可行、科學合理。二是創新性展現工作亮點。采取先計劃表后撰寫報告的方式,以“兩條標準”審核;以其他區公開的評價報告為案例,提供范文參考;根據實際情況建議引入第三方機構或成立部門評價小組等方式進行。三是多角度解讀工作內容。一方面在部門評價注意事項里將部門評價與其他概念區分,明確部門評價報告不能以績效自評報告代替等規定。另一方面,利用面對面交流等方式答疑解惑。四是強有力推動結果應用。對預算執行率低的項目,督促單位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鯉城區文旅局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鯉城區文旅局立足職能,積極探索數字科技在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等方面運用,推動工作取得成效。一是在文物保護方面。購買第三方科技公司服務,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為文物保護利用活化賦能。建立智能化多重監管平臺,納入全區“一網統管”,實現與城管、消防、公安等應急部門相聯動,同步上傳至省文物局,對文物進行全方位監測、防范、處置。建立穿透式預警設施,根據實際在納入試點的文物點位安裝各類火災探測報警、用電管理等設備,進行24小時在線監測,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建立時尚范文物主題游徑,所有文物保護點位均引入VR技術,并探索串點成線,推出VR文物主題游徑,合理活化利用文物資源。二是在文化傳承上。推進“AI游古城”項目,以“世遺文物游”主題游徑涉及的8個遺產點為基礎,建立“智能導覽”服務、三維數字模型以及空間營銷能力3大模塊,提供交通規劃、智能講解、互動問答等服務。目前,該“智能導覽”板塊已在今年中秋、國慶節前夕首發亮相,使用量突破上萬人次。 鯉城區紅十字會 鯉城區紅十字會落實三舉措,力求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一是強化理論學習,凝心鑄魂強信念。堅持領學與自學、線上與線下、學習與研討相結合,融合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工作例會等載體,持續加強理論武裝,組織、參與各類學習活動8場。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研解難題。以破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導向,研究制定推進應急救護工作提質增效等調研課題,專職副會長領題推進,帶隊深入基層陣地實地調研,聽取群眾、基層紅十字工作者的意見建議,研究解決方法,推動項目落實,促進調研成果轉化。三是聚焦重點工作,以學促干見成效。持續推進應急救護體系建設,與區衛健局等部門協同聯動,在公共場所配置AED50臺,培訓持證救護員1565人。持續開展應急救護知識普及活動,累計舉辦相關活動19期,普及人數1380人。加強紅十字博愛驛站等陣地急救裝備配置,發放急救包100個,急救醫療藥箱2個。聯合區科協在金龍街道金峰社區建立應急救護科普活動室,打造“救在身邊”品牌。 鯉城文投集團 鯉城文投集團運用“兩字工作法”扎實抓好主題教育調查研究,解決實際矛盾問題、防范化解風險隱患,不斷推動項目建設進度前移。一是“學”字為先,堅持邊學邊查邊改。采取精讀原著原文、集中學習研討等方式,切實利用好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等載體,扎實開展針對主題教育必學材料的研讀學習,為抓好調查研究進一步夯實理論基礎,強化方向指引;集團立足全面提振單位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精氣神,注重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把學和做結合起來、查和改貫通起來,切實使主題教育見到實效。截至目前,共查擺5個問題、制定整改措施9條。二是“實”字貫穿,堅持兩手抓、兩促進。黨委班子成員帶頭深入項目一線,督導進度,現場辦公,研究對策,幫助解決工程建設上的實際矛盾和困難。集團黨委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同完成當前重點工作結合起來,以實際成效檢驗初心、扛起使命、展現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