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的渠道內波光粼粼。吳秋瑜 攝 東南網12月6日訊(本網記者 施遠圻 通訊員 吳秋瑜)清除河道淤泥垃圾、設置閩南特色防護欄、鋪設生態護坡……近日,記者從鯉城區相關部門獲悉,繁榮渠管網提升改造項目于近期正式完工,成為“水清、渠通、岸綠”的生態化渠道。 據了解,繁榮渠(筍江-內環路)段位于金龍街道、浮橋街道,全長3.6公里,渠道凈寬12米,深約6米。此前,由于繁榮舊渠周邊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渠道,垃圾和淤泥累積導致渠道長期不流通、水體黑臭,成了名副其實的臭水溝,不僅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也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 為此,鯉城區啟動繁榮渠管網提升改造項目,對繁榮舊渠進行改道,實施雨污分流、清除河道淤泥垃圾、地下管線遷移等工作。“每隔120米都有接戶支管,繁榮大道兩側至浮橋街片區生活污水通過支管匯入繁榮渠污水主管道,最終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達標處理,雨水順著渠道流向下游,讓周邊居民告別‘一雨成澇’的困境。”項目建設方相關負責人介紹。 渠邊設置有閩南特色防護欄。吳秋瑜 攝 此外,項目因地制宜布設18個沉沙井,方便隨時檢查、清理井內堆積的泥沙和雜物,以免暗涵堵塞。“項目的全線貫通不僅有效治理水污染,還提升了繁榮渠、霞洲引港地表水環境質量。”該負責人表示。 如今繁榮渠變干凈了,道路變寬闊了,周邊環境也變美了,“厝邊頭尾”看在眼里樂在心里。“困擾大家多年的‘臭水溝’終于得到了根治,真是一件大好事!”家住附近的吳奶奶高興地感嘆道,之前渠邊環境很差,一到夏天臭氣熏天,大家都不敢靠近;改造后,繁榮渠大變樣,大家常常相約到附近散步了。 繁榮渠河水由濁變清是鯉城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鯉城區針對排水管網老化、污水直排河道等突出問題,開展整治改造工程,從源頭治理污水頑疾。截至目前,已完成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50公里,清淤疏通江南新區排水管網528公里,新建繁榮渠、火炬街等污水管道72公里,實施水環境治理項目46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