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制現場。永春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東南網12月11日訊(本網記者 施遠圻 通訊員 顏彩虹)12月9日晚8點,《美美與共》第三期節目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播出。 節目中,永春縣委書記呂建成與馬來西亞雞場街工委會主席顏天祿在節目中熱情分享五里古街、雞場街的建筑、食物、語言文化,一起向觀眾講述了永春五里古街和馬來西亞雞場街兩個血脈相連的老街是如何延續百年的深情厚誼。節目全景式展現了從海上絲綢之路的內陸起點五里街到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雞場街,從最早的馬六甲永春會館到80萬在馬永春僑親的奮斗歷程,從一只小小的漆籃到文化互融的美好見證,從締結友好街區到中馬友誼的繁花盛景。 顏天祿在節目中向觀眾介紹了中國與馬來西亞文化交流背景下產生的獨一無二的峇峇娘惹文化,色香味俱全的九層糕、黃梨糕,融合了中馬設計特色的娘惹服,從泉州地區“走出去”的漆籃…… 雞場街和五里街正是文化傳承與融合發展的代表,也是中馬交流的“先鋒使者”。呂建成、顏天祿在節目中還一起暢想進一步共建兩條古街文化交流的機遇與可能,希望這份相親相愛、互幫互助的情誼,助力中馬兩國共創精彩未來。 五里古街許港碼頭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內陸首站碼頭之一,早在600多年前,無數永春人從這里出發,沿著桃溪下南洋,白手起家,打拼事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商業奇跡,成就了“無永不開市”的輝煌。雞場街是馬六甲世界文化遺產核心的歷史老街,是當時華人遷居南洋最早的集中地之一,貨物商貿,繁盛至極,是永春華人華僑海外重要聚集地,最早的永春會館正坐落于此。兩個街區承載著很多海內外鄉親的記憶。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