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日前,惠安縣城管局在惠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講堂開展“匯聚全民力量 點亮垃分時尚”垃圾分類主題宣講,城市管家齊聚一堂,共同交流學習“垃圾分類”這個“時尚”話題。 “垃圾分類中最先要了解的便是那生活垃圾究竟要怎么分?我們以惠女形象,結合垃圾分類元素設計了我縣垃圾分類卡通形象IP,他們分別是文文、明明、惠惠、安安,可愛的風格讓垃圾分類更加深入人心。”活動現場,工作講解員與大家展開交流討論。 據介紹,惠安通過創新垃圾分類收運模式,讓垃圾分類工作有序開展。一是流動收集,配備流動收集車11輛,在縣城東南街、惠興街、中山北街等率先落實“無桶化”管理,實行“鳴號收運、定時投放、流動收集”,將“實施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納入“門前三包”管理責任范疇。二是智慧收運,設計“惠安分類”小程序,線上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提供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等預約上門收運服務,并及時發布惠安生活垃圾分類最新動態,讓市民切實享受便利。三是優化布局,對縣域原有16座老舊生活垃圾中轉站進行空間規劃整合,形成以6座中型垃圾中轉站為主導,2座小型垃圾中轉站為補充,N個垃圾分類暫存點多線收集的“6+2+N”的系統化垃圾轉運網絡;四是全域監管,依托城北生活垃圾中轉站建設智慧環衛信息中心,系統配備智慧廣播、數據分析、車輛視頻定位監控等功能模塊,實現人、車、量在線監控,實時調度,一網統管,提高垃圾分類收運效率。 “垃圾分類”是一項全民參與的行動,自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惠安始終堅持“從末端治理推進前端分類減量”,打造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惠安”模式,如今,惠安垃圾分類正加“數”奔跑。 惠安縣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垃圾分類這篇大文章不僅需要管理者的努力,也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在此,倡議大家學習分類知識,踐行分類投放;維護分類成果,引領分類行動;共同宣傳分類工作 ,提高分類意識,讓垃圾變廢為寶,共創文明惠安。(許曉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