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2023年度全省縣級融媒體中心提質增效工程評審結果揭曉,惠安縣融媒體中心上榜全省優秀縣級融媒體中心30強 。 今年來,惠安著力抓實“聚心、聚力、聚智、聚勢”四大舉措,持續在“主流”上創特色、在“新型”上下真功、在“出彩”上求突破,縣域主流媒體影響力排名長期居省市前列。 聚心謀劃,壯大主流輿論聲勢 實施“鑄魂”工程。堅持把“政治家辦媒體”作為首要原則、第一要求,先后開設“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講好勞模故事,譜寫時代篇章”等專題專欄,推出“電波課堂”“周周講”系列宣傳,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基層、入人心。 實施“聚力”工程。堅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第一職責,強化議程設置理念,結合惠安“四個主題年”活動、“兩看三比”攻堅比拼活動等,開設“深學爭優 敢為爭先 實干爭效”“2看3比5新 千億惠安再出發”等專題,推出“惠女建功”“先鋒表率”“擔當奮進”“‘惠’企‘安’商”等系列化、標識化報道,展現全縣上下擔當奮進的生動實踐,凝聚發展的強大力量。 實施“塑形”工程。立足惠安深厚文化積淀,開設“福天福地·惠民惠安”“匠心傳承”專欄等,創作“一鎮一特色”系列宣傳片、“大美惠安”“世紀惠安女”主題圖片專欄、“福見惠安·鄉賢有為”主題人物專訪,提升惠安知名度美譽度。高效組織“最美海岸 風情惠安”主題系列宣傳,圍繞文旅經濟發展,結合“惠女精神”提出60周年,半月內推出“主播帶你游”系列視頻34個、報道113篇次,充分展現惠安迷人魅力。 聚力融合,打造全媒傳播格局 抓實平臺拓容。堅持把融合發展作為“第一工程”,不斷開拓,以媒體平臺的多樣化實現媒體用戶的廣觸達。現有媒體平臺,包括惠安電視臺、惠安廣播電臺(含村村響應急廣播),報紙《惠安鄉訊》及數字報,微信公眾號“惠安速報”、視頻號“惠安速報+”、“惠安速報”APP、“惠安融媒”抖音號、“惠安縣融媒體中心”央視頻號、“惠安融媒”快手號等。建強微信矩陣,將全縣70多個官方微信公眾號整合在一起,做到“一鍵發聲、全縣聽清”,形成全媒矩陣。 抓細流程再造。在采編播發流程上,實現指揮中心統一調度,分工協作,在福建廣電網絡大數據的指導下開展新聞資訊組合發布,形成“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全媒傳播”生動局面。在播發順序上,“惠安速報”首發,然后依次為電視、廣播、報紙。在重要宣傳節點上,進一步壓縮編審流程,實行扁平化管理,搶抓報道時效。 抓強隊伍建設。建立高校聯動機制,與福建師范大學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為高校學生就業及中心人才引進打開新路徑。今年來吸引20多名大學生到中心實習。積極“走出去”“引進來”,組織到深圳大學等地開展人才培訓,邀請業界專家、學界教授到中心開展各類專題培訓,提升干部隊伍素質。探索干部激勵機制,每季度開展績效考核測評、每半年舉辦“崗位練兵”、每年度評選優秀干部職工,獎優罰劣。 聚智創新,繁榮新聞精品創作 “小視頻”帶來“大流量”。樹立“無視頻、不傳播”理念,充實新媒體技術團隊,主攻短視頻,今年來推出短視頻800多個。其中,瀏覽量超10萬人次的58個,瀏覽量超100萬的50個,《來惠安吧!這是一個“來了,就會心安”的地方!》瀏覽量超689萬人次、《致敬人民子弟兵!狂風暴雨中,部隊官兵與惠安人民迎難而上!》點贊近萬人次,反響熱烈。 “小屏幕”蘊藏“大天地”。堅持移動優先,重點打造微信公眾號“惠安速報”,使之成為角逐傳播影響力的重要載體,連續三年獲“年度泉州十佳政務微信公眾號”稱號,在全國縣級媒體微信公眾號百強榜(月榜)中最高名列第9。堅持每日5推以上,重要敏感節點最高每日10推,全縣重要新聞100%在“惠安速報”上首發。今年以來,總閱讀量超800萬人次,總分享次數超40萬次。 “小海報”打開“大世界”。堅持柔性傳播,深耕“新聞海報”創作,在主題策劃上精準發力,在設計上創新出彩,以“此間惠安”“奮進惠安”“福見·惠安”“‘泉’有福 惠安‘獅’”“古城古韻香”“穿在身上的惠安”等為主題,推出海報150多幅。《看見惠安》系列海報獲評2022全國地市新媒體百個優秀新聞欄目案例一等獎。 聚勢融通,提升新聞傳播質效 高頻率會商策劃。縣委宣傳部牽頭,認真落實新聞宣傳“1+N”會商策劃機制(即1支固定成員的新聞會商隊伍+當周重點主題涉及部門),每周定期集中會商,主動出題、靶向用力,確保新聞宣傳提前介入、跟上節拍。今年來已會商30多場次。 常態化收集素材。加強與縣直單位、鎮村的雙向聯動,挖掘、收集基層鮮活素材;發布新聞素材征集通知、新聞熱線和郵箱,形成素材收集報送“網絡”。今年來,共征集素材1400多份。 多層級聯動推送。強化“大宣傳”,中心要求重點新聞全員及時轉發,發揮示范作用。縣內,通過70多個單位公眾號聯動推送,推動重大主題宣傳廣覆蓋。縣外,爭取中央和省市主流媒體支持,形成多點聯動、持續傳播的宣傳格局。今年來,人民日報、新華網、“學習強國”等中央省市主流媒體平臺競相專題報道我縣,共有2000多條信息先后被市級以上平臺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