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華章不輟,惠女芳華灼灼。 60年來,“惠女精神”就像是刻在惠安人骨子里的“精神DNA”,激勵著全縣上下賡續前行、追夢奮斗、乘風破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惠女精神”的傳承弘揚,大手筆規劃建設惠女精神傳承旅游基地,精心策劃開展惠女文化節、“甲子華章”惠女音樂會、第二屆“福建省海洋文化論壇”惠安分會場“惠女精神的時代傳承”,連續舉辦兩屆“世紀惠安女——光影·瞬間·經典”攝影作品征集活動,和“世紀惠安女——丹青·華章·翰墨”畫詩書聯展、“世紀惠安女——弘揚·創意·賡續”繪畫作品征集比賽……琳瑯滿目、精彩紛呈的活動為“惠女精神”的傳承弘揚、代代相傳提供了重要的載體平臺。 其中,“世紀惠安女”系列活動,從時間跨度、題材廣度、內容深度、美學高度等多個維度,集中展現了惠安女的人文風情、精神風貌、時代風范。 惠女精神傳習地效果圖 征稿數千 社會各界空前矚目 “惠女精神”是惠安寶貴的精神財富,亦是惠安文藝界恒久彌新的創作源泉。2022年以來,惠安以“世紀惠安女”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征稿展覽活動。 征集令一經發出,便得到影、畫、詩、書和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兩屆“世紀惠安女——光影·瞬間·經典”攝影作品征集活動,通過網絡征稿和定向約稿雙渠道,征集攝影作品近3000幅;“世紀惠安女——丹青·華章·翰墨”畫詩書聯展邀請了惠籍知名畫家16位,創作美術精品44件,并由39位惠籍作家配詩、24位惠籍書法家揮毫;“世紀惠安女——弘揚·創意·賡續”繪畫作品征集比賽收到參賽作品600余幅,在全縣幼兒園、小學掀起了以傳承弘揚“惠女精神”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創作熱潮。 這近4000幅作品,呈現出題材覆蓋面廣、時間跨度廣、參與對象廣等特點。作品內容涵蓋惠女生產、生活、學習、文化活動、舞臺表演等方方面面,收錄了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至今在各大賽事中獲獎的“惠女”題材作品。影、畫、詩、書等多種形式的藝術展示,進一步豐富豐滿了惠安女的美學意象和藝術化表現手段。廣大攝影家、美術家、作家、書法家和青少年學生們的積極參與,有國家、省、市協會行家,有00后文藝界新銳,還有極富創意和活力的少年兒童,他們從屬于不同的行業,奮戰在不同的領域,卻一樣熱愛惠女文化。 “我有一幅攝影作品,展示的是惠女特色服飾和惠女形象,當時也在影賽中獲獎。聽說縣里舉辦了‘世紀惠安女——光影·瞬間·經典’攝影作品征集活動,我感覺很有意義,便拿出這幅獲獎作品來參與?!痹S多像王玉法這樣的老藝術家,紛紛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前來投稿。 常年以惠安女為主要創作對象的王奮民老師,是省美術家協會中國人物畫藝委會委員、泉州美術家協會理事、泉州畫院特聘畫家、惠安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他拿過的獎項基本都和惠女有關,此次聯展他也拿出了四幅精品力作?!斑@次展覽以我們惠安的畫家為主,我們對惠女這個題材非常熱衷,也創作出很多優秀的作品,屢次在全國、全省獲得很高的獎項。因為我們比外地的畫家更有優勢,長期沐浴在‘惠女精神’的環境下,我們都是‘惠女精神’的傳承者。” 據介紹,“世紀惠安女”系列的每一項子活動都經過長達數月的醞釀籌備。如,“世紀惠安女——丹青·華章·翰墨”畫詩書聯展,從策劃到揭幕花了7個多月時間,美協、作協、書協分別組織創作者多次開展討論會、評稿會、采風活動。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多出精品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