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繪就啟征程 《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加快建設“兩個主陣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臺商區新篇章 臺商區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陳鳳陽 攝) 在近日召開的惠安“兩會”上,《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的目標引起代表委員和各界人士廣泛熱議。《報告》客觀總結了臺商區2023年工作,謀劃了2024年工作,提出以新發展理念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全市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主戰場”戰略目標,全力驅動實體經濟與文旅經濟的發展“雙輪”。 2024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臺商區定下了“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工業增加值增長7.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0%”等一攬子目標,力爭在年度國家級經開區考核中再進位。 □融媒體記者 黃雅珊 楊婷婷 抓實體經濟 加速培植新質生產力 《報告》指出,新的一年,臺商區將堅持把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實施第二產業“一把手”工程,全面推進區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快速融入新時代發展格局。 科技賦新能,增強發展后勁。組織實施“抓創新促應用”“抓工業設計促產業提升”等專項行動,做足創新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緊密結合。引進大院大所大平臺,規劃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推進中重智能產業園、臺商機械產業園等建設,剛柔并濟引進高端產業緊缺人才。 優策育主體,助力集群發展。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重點推動19個工業項目和17個技改項目建設,力爭新增工業投資25億元以上。實施龍頭企業培優扶強計劃,運用好“1+3+N”政策體系,深挖臺商區科技創新谷等產業園潛力,構建中小企業專精特新梯度培育體系,推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達12.7億元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131家、專精特新企業總量達25家、綠色工廠總量達5家。 統籌聚合力,穩住經濟大盤。加快謀劃包裝一批符合上級政策支持方向的項目。建立健全稅務達規模的納統企業儲備庫和預備名單,力爭新增“四上”企業50家以上。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外貿新業態,力爭新簽約外資項目10個以上、合同外資2億美元以上。 抓項目建設 聚力打造發展新格局 臺商區為中心市區東拓重要腹地。《報告》提出,圍繞該定位,繼續緊扣“大城建、微循環”思路,持續強化城鄉產業平臺對接,形成全域聯動協同發展格局。 接續招大引強,做大項目盤子。圍繞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文旅+”五大主導產業招商引資主線,繼續加強與世界、中國500強企業對接,著力招引一批頭部型、旗艦型產業項目。2024年計劃實施重點項目179個、總投資1567.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5.6億元,爭取新開工項目35個以上、建成(或部分建成)項目40個以上。 深挖區域潛能,增強發展后勁。抓緊完成電子信息產業園鄰里中心、東緯支四路及海城大道玉田互通等項目建設前期。持續開展“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專項行動,推進大項目向大平臺集聚,緊盯杏東產業園區、海峽雕藝產業園鄰里中心項目建設節點,確保2024年主體建設順利完成。 聚力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探索“鄉村振興+文旅產業、鄰里中心”等模式,創新打造鄰里中心“O+EPC模式”。加大特色現代農業發展,集中建設一批農業產業集群,發揮高鐵經濟帶、樞紐站優勢,規劃建設三級批發市場,延伸“產加銷”農業價值鏈。 抓消費升級 積極培育文旅新業態 《報告》對培育文旅進行了細致規劃,提出進一步深入挖掘區域稟賦,打造區域文旅產業龍頭項目,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優化文旅經濟布局。編制臺商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爭創全域旅游示范區。規劃“環城市休閑度假帶”“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著力打造張坂鎮獺窟海鮮專業交易市場,推動浮山村爭創“全國最美漁村”。加快推進洛陽橋世遺文創小鎮和“夢回刺桐港”建設。探索東園龍蒼番客文化部落、百崎漁港美食營地等農文旅項目。加大民宿產業扶持力度,在浮山村、玉霞村等地打造民宿聚集區,爭取打造“泉州濱海民宿第一村”。 培育文旅發展業態。深化文旅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海洋文旅、研學文旅、體育文旅、康養文旅、數字文旅。全力將張坂鎮打造成省級全域生態旅游小鎮,爭取將龍蒼社區、梅嶺村、崧山村、山內村等創建成福建省金牌旅游村,指導規模雕藝企業創建省級觀光工廠、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強化文旅宣傳營銷。以旅游景點為平臺,以文化活動為主線,形成“月月有活動、四季有主題”的營銷常態,持續擴大“藍色海灣”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主流媒體及新媒體宣傳力度,引入各大衛視赴區錄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