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尾作業區7#泊位對外開放,實現“門對門”海運直航直發,大大提高石化企業的經濟效益。圖為輪船靠泊現場。林勁峰 攝 這一年,惠安經濟社會發展動能愈加強勁,全縣激揚著“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的澎湃激情。 結構更優 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7米多寬幅的雙向拉伸聚酰胺薄膜(BOPA)生產線在惠安成功投產,標志著中侖新材旗下福建長塑高性能膜材生產基地正式啟用。這是行業首個產業鏈一體化基地,打通了從上游原材料到下游功能性膜材的‘最后一百米’。”泉惠石化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0家、限上商業企業50家、資質建筑業企業35家、規上服務業企業15家,“四上”企業總量突破1000家……抓龍頭興實業,這一年,惠安支柱產業、傳統產業、新興產業聯動發展、轉型突破—— 舉辦食品飲料產業推介會暨惠泉啤酒40周年慶典(王梅馨 攝) 看支柱產業,提檔增速。成立泉州市石化產業指揮部惠安分指揮部,高水平承辦2023中國化工園區論壇,丙烯腈等4個項目全面動工,博純電子材料等7個項目竣工投產,石化產業規上增加值增長10%,泉惠石化工業園區首次進入全國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前20名。 看傳統產業,拔節生長。舉辦食品飲料產業推介會暨惠泉啤酒40周年慶典,達利供應鏈項目正式落地;編制石雕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新獲評省級工藝美術名人38人,石雕作品總攬第四屆福建省工藝美術創意設計大賽單項類別金獎;建筑業總產值增長5%,福建省建筑業協會傳統建筑分會落地惠安;出臺加快校服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中國校園服飾產業智能化生產基地(一期)全面封頂,入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50家。 看新興產業,奮楫揚帆。引進“數字海絲”基建新賽道等數字經濟項目8個,實施重點技改項目95個,新建5G基站565個,新增“上云上平臺”企業50家,落地“大寶贏”化工貿易電商平臺,慧芯激光正式投產并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縣數字經濟規模達460億元。舉辦文旅經濟發展大會暨惠女文化節系列活動,簽約重點文旅項目48個,建成文旅項目5個,“‘惠女秀風采 匠心承非遺’體驗游”被評為福建省唯一的“全國非遺特色旅游線路”,實現旅游收入52.7億元、增長28.2%,獲得省級文旅品牌強縣正向激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