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簽約金額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銀行與民營企業的戰略合作項目更明確、更精細?!迸d業銀行泉州分行公司金融部負責人表示。1月2日至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晉江召開“創新發展‘晉江經驗’ 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會議期間,該分行與企業現場簽約,將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更大力度的融資支持。 近年來,興業銀行泉州分行不斷完善民營企業服務機制,增強金融要素保障,以高質量金融供給滿足民營企業轉型升級需求,取得良好成效。 發力科技金融 讓民營企業“知產”變為“資產”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金融服務民營經濟,首要就是要服務好民企科技創新。 宏芯科技、泉工股份、富達精密……他們有的是專精特新企業,有的是高新技術企業,在政策的支持下,這樣的創新型企業在泉州遍地開花,但研發投入高、傳統抵押資產不足成為影響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攔路虎”。興業銀行“技術流”評價體系,正是針對這一難題而設。有別于傳統的“資金流”評價體系,該行“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評估企業的科創能力和未來前景,從發明專利、技術優勢等維度考察企業,使企業“知產”也能成為融資“硬通貨”。近年來,興業銀行泉州分行在科技金融領域持續發力,已運用“技術流”評價體系為128家科創企業辦理授信審批,授信金額超150億元。 2023年,泉州推出“技術創新基金”,將企業的往年研發費用作為銀行提供貸款的依據,利率僅2%,為注重研發投入的民營企業帶來重大利好。該政策一推出,興業銀行泉州分行即與符合條件的企業對接,目前已發放貸款超4億元。政府扶持與金融支持,讓企業在科技創新路上輕裝前行。 踐行綠色金融 助推“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隨著更多民營企業紛紛向綠色轉型,作為國內綠色金融領域先行者,興業銀行運用多層次、綜合化的綠色金融產品服務為企業向“綠”升級提供更多金融助力。 紡織業是泉州的傳統優勢行業,當前正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升級。2017年,福建烯石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戶于泉州臺商投資區,在興業銀行泉州分行的資金支持下,該公司生產基地迅速建成并于2020年10月投產。 “礦泉水瓶、飲料瓶,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塑料制品,經過回收清洗再加工,就能成為制造再生纖維的原料。”福建烯石相關負責人介紹,福建烯石在上游建立廢舊聚酯材料回收體系,保證原料供應,生產加工環節引入國際尖端設備實現提純造粒,最終制成高質量、差別化再生滌綸,構建起一條完整的綠色化紡織產業鏈。今年1月,興業銀行泉州分行為福建烯石發放綠色貸款5098萬元,幫助其完成技術改造。 立足當地實際,興業銀行泉州分行利用綠色信貸支持泉州傳統制造業綠色化轉型,越來越多民企成為受益者。同時,該分行錨定“雙碳目標”,以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為抓手,在多個領域為泉州民企提供金融支持。2023年,該分行落地泉州市首筆“碳減排掛鉤”貸款、首筆VCS項目貸款,并為綠色園區建設、綠色食品生產提供資金支持,諸多有益實踐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泉州成為現實。 聚焦普惠金融 讓金融服務惠及更廣大客戶 小微企業、涉農主體、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源泉,是普惠金融支持的重要對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普惠金融作為五篇大文章之一,體現了對普惠金融服務工作的高度重視。如何推動普惠金融服務“擴面、增量、提質、增效”,興業銀行泉州分行不斷進行有益探索。 打開手機微信,搜索“興業普惠”,在線上完成申請、審批、合同簽署,速度快、免抵押,興業銀行“興速貸”系列產品受到泉州小微企業的青睞。利用數字技術,“讓數據多跑腿,讓客戶少跑腿”,線上服務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的效率、觸達。截至2023年末,該分行普惠線上貸款余額達18億元,較年初新增14.3億元。 小微企業盡職調查難、可抵押資產少、關鍵信息缺乏了解,是金融機構“不敢貸、不能貸”的原因。金融科技的應用,讓普惠金融實現可得、可控,解決小微企業融資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衛星遙感技術,快速識別茶園地塊,根據種植面積、種植適宜性、種植穩定性、歷史風險以及產量預估等信息,興業銀行泉州分行精準開展金融服務。利用物聯網技術,養殖公司的能繁母豬戴上智能耳標,使活體生物孿生出數字資產,成為企業向銀行融資的抵押物。借助區塊鏈技術,興業銀行泉州分行從供應鏈互聯網平臺獲取真實的企業采購結算數據和銷售動態數據,實現小微企業信用質量與授信定價相匹配,基于數據分析進而成功為企業主發放貸款。 借助數字普惠金融,興業銀行泉州分行成為泉州民營小微企業、“三農”主體的“伙伴銀行”。截至2023年末,該分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154.55億元,較年初新增17.82億元。 “民營經濟是泉州發展最大特色、最大優勢和最寶貴財富。興業銀行泉州分行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加緊探索和實施更契合泉州當地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服務模式,全力支持泉州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迸d業銀行泉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