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格子鋪活動讓青少年及家庭將閑置物品捐贈幫助更多人。梅青社區團支部供圖 志愿者們投身青少年學習解壓派對活動。梅青社區團支部供圖 東南網1月17日訊(通訊員 黃伊媚 本網記者 陳詩婷)基層團組織是團的組織和工作體系的“神經末梢”,是青年群眾感知共青團、評價共青團的終端窗口,是共青團戰斗力、凝聚力的基礎源泉。近年來,晉江市梅嶺街道梅青社區團支部立足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職能,創新社會組織力量,構建人員、項目、陣地、資源“四位一體”模式,在改革中破題、在創新中加強、在規范中發展,積極擴大團組織覆蓋面,煥發基層團組織新活力。 聚焦選優配強 筑牢黨建引領團建“穩固底盤” 為落實基層團組織規范化建設要求,梅青社區團支部堅持“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選優配強社區團組織班子,夯實基層團組織力量。目前,梅青社區團支部團員共85人,平均年齡24.3歲,其中90后團干部5人,占比83.3%;大學專科以上6人,占比100%;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4人,占比66.6%;社區兩委班子10人,成員擔任團干部2人,占比20%。 充分發揮青年在社區團建工作的協同作用,梅青社區團支部組織動員青年社區社會組織、新興領域青年、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群體到社區報到,引導廣大青年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展現青春作為。 此外,梅青社區團支部以“智慧團建”系統為抓手,組織青年大學習1520人次,完成率100%。通過領學“三會兩制一課”實施細則、發展團員工作細則,強化團的組織結構、組織生活、發展團員工作程序,覆蓋團員80余人。 聚焦多元力量 推動社區團建工作“提質增效” 為增強基層團組織服務力量,梅青社區團支部以“共建單位+社會資源+社會組織”探索新時期青年參與社區治理的新路徑,讓青年回歸社區、參與社區治理、增添社區活力。 依托駐區共建單位團組織力量,梅青社區團支部把握社區青年特點,以需求為導向,圍繞青年子女教育、“團緣”服務等,開展特色服務20余場,服務近1000人次。此外,與周邊高校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團支部結對共建,以團支部為單位組織青年團員參與社區服務,如興趣技能提升、全民健身行動等活動10余場。 梅青社區團支部還組建“家在梅青”青年志愿服務隊,支部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宣講政策理論、弘揚傳統文化、倡導文明風尚、傳遞志愿精神。為推進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陣地建設,打造凝聚青少年的團屬陣地,梅青社區團支部引入具有專業資質的社會組織晉江市和愛社工機構負責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的日常運營,推行專業化、社會化和項目化的工作機制,打造家門口的“公益驛站”。 聚焦示范引領 打造基層團屬品牌“創新創優” 近年來,梅青社區團支部通過陣地建設創新推動“青年之家”創建,涵蓋傳統文化、公益實踐、反哺社區三個方面,為青年打造活動陣地,讓共青團陣地“建起來、聚起來、活起來”,發揮市級示范引領作用。 據介紹,社區團支部一方面以醒獅、年獸、虎頭鞋等紅色中國年元素結合科技、環保、美育等元素進行內容設計,創新開展創客課堂,引導青(少)年“手腦并舉”進行作品創作;另一方面基于愛心格子鋪及巴菲特跳蚤集市,為青少年創造鍛煉自我、公益義賣的社會實踐機會,讓非遺在公益實踐中傳承,感受基層團組織的溫度。 此外,梅青社區團支部連續多年組織青年大學生回家鄉座談會,讓他們了解村里、社區發展情況,了解他們的需求匹配服務,邀請他們參與建設,挖掘社區公益性服務崗位4個,打造“反哺型”基層團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