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監測站 揭開“水”秘密 臺商區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 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黃楓)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近日,泉州臺商投資區農林水與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了洛陽江—黃塘溪水質自動監測站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 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是構建和完善環境治理體系的務實舉措,能夠有效保障群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活動現場,群眾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進入洛陽江—黃塘溪水質自動監測站,觀摩地表水自動監測系統樣品自動采集、處理、分析、數據傳輸等水質自動監測的全過程。工作人員通過講解各監測指標及對應的指標限值和分析方法、自動監測站可實現的功能及建設的意義,讓群眾了解自動監測站在水質預警方面的及時性和有效性,讓參觀者切實感受到水質監測對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意義。 通過與水質自動監測設施的“零距離”接觸,參與活動的群眾代表進一步理解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大家表示,活動很有意義,今后將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珍惜水資源,保護環境。 據悉,洛陽江—黃塘溪水質自動監測站是一套以水質在線分析儀為核心,運用現代自動監測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及相關的專用分析軟件和通信網絡組成的一個綜合性在線監測系統,可實時掌握洛陽江、黃塘溪水質變化,及早發現并解決水質異常狀況,為河道戴上“智能手環”。區農林水與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將常態化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充分發揮環保志愿者隊伍作用,組織更多熱心群眾走進環保設施,增強公眾環境責任意識,共同守護好臺商區的藍天碧水。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