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陳金燕 出生于1985年,安溪感德鎮槐川村人,安溪縣兩固名茶·溪禾山歇會茶文化館主理人 國家一級評茶師、國家一級茶藝師、泉州工匠、泉州市實用人才、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安溪鐵觀音非遺傳承人、安溪高層次人才促進會婦聯主席 陳金燕跟著父親學習傳統制茶技藝,逐漸成長為安溪鐵觀音非遺傳承人。受訪者 供圖 東南網3月30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每逢茶季,家鄉的茶山總是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芬芳,這是陳金燕從小到大所熟悉的香氣,如今已成為她傾注半生心血的一項事業。從剛入行學習種茶、制茶、研茶,到茶旅、茶賽、茶文化……這位土生土長的安溪85后,用女性溫柔而又堅韌的力量,在茶產業中耕耘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帶領家鄉茶農開辟一條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書寫茶鄉新時代女性的精彩篇章。 回歸茶鄉 潛心制茶 陳金燕的父親陳兩固是安溪鐵觀音制茶工藝大師,國家級非遺烏龍茶制作技藝(鐵觀音制作技藝)省級傳承人,和許多茶農家庭一樣,陳金燕從小就浸潤在茶香中,對采茶、制茶、品茶耳濡目染。“當時茶葉烘焙還是用碳,父親做茶的時候,我就會在旁邊幫忙看著烘焙箱,茶香濃郁撲鼻。” 在完成工藝美術專業學業后,年少的陳金燕本想聽從父親的安排,按部就班從事相關行業,但上班首日,壓抑的辦公環境和忙碌的工作日常很快便讓她清醒而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本心。“那不是我所追求的,我還是比較喜歡從事茶葉相關的。”從小縈繞在鼻尖的茶香,也在不知不覺中縈繞在陳金燕的心頭,即便父親多次苦口婆心地告知她做茶的艱辛,她依然選擇回歸茶鄉,“制茶是我所熱愛的,我愿意余生與之相伴。” 有了清晰的目標后,陳金燕的內心更加堅定,前進的步伐也更加從容。鐵觀音種植、加工、管理技術……陳金燕一步步跟著父親學習傳統制茶技藝,慢慢領悟,逐漸成長為安溪鐵觀音非遺傳承人。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