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發聘書。東南網記者 施遠圻 攝 學好非遺技藝 靠雙手增加家庭收入 “很高興能看到這么多人對泉州傳統刺繡感興趣,來報名參加培訓學習,我一定會好好教她們金蒼繡的技法,希望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傳承下去。”泉州市級非遺項目金蒼繡代表性傳承人陳美英告訴記者。 今年80歲的陳美英從19歲起便開始學習金蒼繡,并以此為生,用一輩子的時間做好這件事。她發現,這幾年隨著古城文旅的發展,繡品賣出去的價錢也越來越好,“只要把這門傳統技藝學好了,就不怕失業。”她向學員們說道。 原來,首期培訓班學員年齡在22歲—53歲不等,其中不僅有女職工、女大學生,還有不少缺乏穩定收入的“頂梁柱母親”“寶媽”,她們也希望能通過培訓班學習到新的技能,通過雙手增加家庭收入。 鯉城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區總工會主席曾朝陽表示,鯉城作為世遺泉州核心區,“復興”非遺泉繡技藝責無旁貸,希望全社會要共同推動非遺泉繡事業和鯉城文商旅深度融合,幫助廣大手藝人在傳承發展中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吸引更多傳承者加入,為鯉城“品質名城·現代都市”建設貢獻源源不斷的非遺力量。 首期培訓班開課。東南網記者 施遠圻 攝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