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全省縣域重點產業白皮書典型案例,年產值超1200億元;泉惠石化工業園區躋身全國高質量發展化工園區20強,在工信部座談會上作交流發言,榮膺全省首家全國綠色化工園區,成功承辦全國化工園區論壇……石化產業是惠安的支柱產業,近年來,惠安堅持加快推動其高質量發展,以新成效、新業績、新跨越,讓石化產業躍動著蓬勃奮發的活力。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今年以來,惠安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深入實施“三看四比”活動,深耕新質生產力,加快布局石化產業新賽道、挖掘新潛能。1—3月,泉惠石化工業園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03.7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億元,比增100%,譜寫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強鏈補鏈 多元招商蓄勢聚能 近年來,泉惠石化工園區圍繞龍頭企業中化公司,建成1500萬噸年煉油、100萬噸年乙烯及80萬噸年芳烴龍頭項目,同步制定重點產業鏈圖譜,明確招商項目目錄和指引,積極構筑乙烯、丙烯、碳四、碳五、苯、碳九等10條產品鏈。 據介紹,一季度泉惠石化工園區招商簽約項目3個,總投資89.12億元,分別為馬鞍山同杰良生物材料項目,投資50億元;曰昇90萬噸年聚氨酯樹脂系列產品項目,投資30.24億元;東峻化工重芳烴綜合利用項目,投資8.88億元。 聚乳酸(PLA)是解決白色污染的主要替代材料之一,也是實現碳中和、碳達峰材料行業主要的固碳、減碳材料。隨著“禁塑”和“雙碳”工作推進,高分子材料領域迎來了“PLA時代”。“此次我們招商引進的馬鞍山同杰良生物材料項目,就是在新材料方面的又一次突破。該項目一期為‘7.5萬噸乳酸—5萬噸聚乳酸’,投產后可帶動生物基新材料、新型非織造布、一次性衛材、紡織鞋服產業及其關聯產業的共同發展。”泉惠石化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聚焦多元招商、精準招商,惠安持續強化石化產業發展“新動能”。一方面持續做大做強石化產業。全力服務保障總投資300億元的二套乙烯項目,建成投產后總規模將達1500萬噸年煉油、200萬噸年乙烯,力爭成為全省最大的煉化一體化基地,有望拉動全縣石化產業實現躍升,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 另一方面加速升級精細化工產業、積極嵌入化工新材料產業。今年,該園區謀劃儲備安德福能源儲罐、集中式光伏等一批高質量項目,篩選確定年度重點實施項目39個、已開工建設25個。全球行業龍頭安迪蘇蛋氨酸、國內行業單項冠軍東大聚醚多元醇等項目施工提速,輪胎高性能炭黑材料、博純半導體氣體等項目試投產。同時,強化服務保障,惠安成立縣領導牽頭抓總的重大項目專班,落實“專班負責、定期調度、強化服務、合力推進”工作機制,建立“金牌店小二”服務隊伍,落實“不來即享”“幫辦代辦”機制,一季度協助7個項目辦理公司注冊、土地審批、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各類手續,切實提升招商效益。 向新向智 持續厚植新質之力 安迪蘇固體蛋氨酸項目土地強夯施工基本完成,啟動道路和地管招標;信和石墨烯涂料項目已完成土建施工并開展項目驗收工作;香江SEBS項目完成土建施工,開始進行設備安裝調試;長塑BOPA雙向拉伸薄膜項目2號廠房完成主體鋼結構建設……近日,放眼泉惠石化工業園區,一個個項目的穩步推進,正成為一個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挺起惠安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脊梁”。 聚力新興產業。惠安加快構筑丙烯—蛋氨酸產業鏈,引進總部位于法國的安迪蘇集團,該集團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蛋氨酸工程化技術和生產裝置,是少數能夠同時生產液體和固體蛋氨酸的生產商。目前一期投資50億元的15萬噸年蛋氨酸項目正加緊推進,項目建設期約26個月,計劃于2026年開始試生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46億元,稅收4.5億元。預計兩期項目全部建成后泉惠石化工業園區將成為全球蛋氨酸生產領先區域。據介紹,蛋氨酸在提高飼料利用率方面發揮著顯著作用,項目契合國家糧食安全發展戰略,是中國中化“十四五”規劃項目,將為我國的糧食安全及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助力農業綠色轉型。 圍繞推進鋰電池產業鏈,石大勝華44萬噸新能源材料項目生產如火如荼。該項目一期已投產12萬噸年碳酸乙烯酯、10萬噸年碳酸二甲酯項目,每年可消化二氧化碳18萬噸、環氧乙烷6.3萬噸,生產鋰電池電解液溶劑材料。 串聯優勢產業。惠安借助泉州服裝鞋業全國領先優勢,打通乙烯(C2)→EVA產業鏈,目前已投產10萬噸年EVA項目,通過技術優化升級及功能母粒研究,配套高端EVA鞋底材料,直供泉州晉江南安等鞋企,預計到“十四五”末期EVA產能將逐步擴容至24萬噸年,成為泉惠石化工業園區首屈一指的“拳頭產品”。引入環氧丙烷下游東大聚醚多元醇項目,同步洽談鞋材、軟墊原材料聚氨酯項目,打造一滴油到一匹布、一雙鞋融合發展新局面。 升級智造產業。惠安全力支持中化集合自有技術優勢,依托清源創新實驗室等科技研發中心,加快攻關先進煉化技術和新材料技術。加大力度精心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推動園區提質升級,石大勝華、禾豐、洋嶼入選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業,中化泉州公司、中侖、石大勝華確認為2023年市級產業龍頭企業。 筑巢引鳳 打造一流石化基地 從荒蕪灘涂到千億產業基地,泉惠石化工業園區近年來發展步履不停。2023年園區實現產值約1228.4億元,預計至2030年可實現年工業產值超2000億元,力爭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 如何筑巢引鳳,提升園區產業發展吸引力?“首先,園區堅持規劃引領,目前已劃分出煉化一體化項目區、合成材料加工區、石化深加工區等6個功能區,對規劃建設、項目準入、環境保護等作出明確規定,讓園區的發展路徑更為清晰。”泉惠石化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園區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舒心環境。聚焦完善公共基礎設施配套,目前該園區已實現水電氣熱集中供應和廢氣、廢水、危固廢等污染物集中處置,建成高速公路、鐵路、碼頭等集約高效的物流運輸體系。比如推動水電氣熱集中供應,供水能力達25萬噸日,并建設應急備用水庫、總庫容200萬立方米;推動總投資125億元的熱電聯產項目復工投建,建成后變電容量將突破120萬千伏安。提升污水、固廢、危廢集中處置能力,建有1個一般工業固廢填埋場、1個工業廢物綜合處置中心和3個污水處理廠。 同時,投入約5000萬元建成綜合性應急救援指揮平臺,運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優化應急救援指揮、危化車輛運輸監管等功能,全面監測掌握石化園區安全動態,實行“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動態監管,不斷提升石化產業本質安全水平。(中共惠安縣委宣傳部 惠安縣融媒體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