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參觀永春五里街浦頭村,學習鄉村振興經驗做法。泉州臺商投資區黨群工作部 供圖 這是一聲實干擔當的建功號角 敢闖敢拼,向“新”而行。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時代的呼喚,也是嶄新的課題。 “臺商區要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我們如何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學員們在學習《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講座后拋出疑問。 這樣的疑問在當晚的專題研討中進一步引發了熱烈討論。“年輕干部如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擔當建功?”“面對新的課題、新的要求,如何打開思路、放開手腳?”年輕學員們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為到鄉鎮掛職的年輕干部,我將加快適應新環境新崗位,積極投身到項目征遷、鄉村振興等重點難點工作中去,在化解一個個矛盾困難,解決一個個復雜問題中練就過硬本領。”學員林水龍說。 “作為服務企業和群眾的前沿陣地,我們行政審批服務工作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我們將通過實施‘高效辦成一件事’‘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措施,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學員王俊儒說。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實際成效,是舉辦這次培訓班的最終目的。 “年輕干部要眼里有光,以堅定信念照亮成長之路;要肩上有責,以擔當有為書寫青春答卷;要腳下沾泥,以實踐實干練就過硬本領。”在培訓即將結束之際,年輕學員們更加深刻領悟了開班式上的殷殷寄語。 “這次培訓,為我們在精神上‘補了鈣’,在能力上‘充了電’。走出黨校,我們將堅持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做政治堅定的明白人、為民服務的貼心人、干事創業的帶頭人、清正廉潔的干凈人。”結業式上,學員代表黃紫煙的發言堅定而自信。 厲兵秣馬,再啟新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壯闊圖景正鋪展開來,充滿電、蓄足能的年輕干部,“眼里有光”更加堅定,“肩上有責”不待揚鞭。把此次學習培訓的成果轉化為履職盡責的硬本領,在泉州臺商區建設“兩岸融合發展主陣地,高新產業發展新高地”中擔當建功、書寫新篇,光榮的使命召喚年輕干部們奮勇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