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崇武國家中心漁港內,數百艘漁船井然有序地避風停泊,鎮村干部加強巡邏,全力備戰“格美”臺風。東南網記者 謝添實 攝 東南網7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雷光美 東南網記者 謝添實)“今天起,我們全天候加強巡查,確保船只全部入港、停靠安全。”24日下午5時,陣雨初歇,天空烏云密布。在惠安縣崇武鎮前垵漁港,鎮村干部在逐一檢查確認入港船只加固情況。縣主要領導也來到碼頭檢查,督促夯實防臺風責任。 當天12時前,162艘船只已全部停入前垵漁港。“其中,附近縣區和鄉鎮的67艘船只也采取就近停靠的原則入港。”鎮綜合執法隊隊長郭靜波說,崇武鎮采取人防+技防的方式,既實施人工巡查,也采取技術定位,確保不落下一艘船只。 隨后,記者跟隨鎮黨委書記黃炳泉來到崇武國家中心漁港。這里港區寬闊,457艘船只停得滿滿當當,井然有序。新近入港停靠的大多是吊具漁船、燈捕魷魚船,而所有網捕船則因伏季休漁已在此停靠多時。 “昨晚,我們緊急召開鎮村干部會議,傳達上級防抗臺風精神,啟動防臺防汛預案。要求臺風期間鎮干部全部24小時在崗,駐村干部、村主干、防汛負責人壓實壓細相關責任,做到組織領導、責任清單、值班值守、物資儲備‘四到位’。” 黃炳泉說,崇武國家中心漁港專門組建管理隊伍,布置設施封閉漁港。漁港實施門禁,防止人、車入港。“以往個別船主擔心碰撞、溜繩,會回港查看,我們必須嚴防死守,確保安全。” 當天中午,鎮里再次會商,根據省市縣會議精神進一步布置防臺細案。“這里停了111艘外地船只,這些船主就近入住旅社和投靠親友,有需求的則由鎮村聯系住宿。”黃炳泉說。 崇武古城有些危房,去年臺風“杜蘇芮”期間轉移28戶,這些危房此次也是轉移和巡查的重點。23日以來,鎮里對域內水庫、河道、危房、地質災害點開展“拉網式”全面巡查,發現和消除問題隱患31處。 “我們嚴陣以待,在確保群眾生命安全的同時,加強防汛物資檢查保供,為所有鎮村干部配齊手電、頭盔、雨衣等防汛防臺風‘五小件’。”鎮干部說。 在崇武鎮漁船點驗中心,記者見到電子地圖上顯示了所有漁船入港信息。 “每艘船都有北斗定位,我們定時刷新定位,船只和船主信息、聯系方式全部都有實時臺賬清單。”點驗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本地船只停靠外地外省的情況也是一目了然。 據了解,崇武國家中心漁港正在建設“海防衛士”智慧雷達監管系統,建成后可實時監測半徑12海里海面上直徑2米的移動物體,技防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當天,惠安縣主要領導分別帶隊到縣防汛指揮部、小岞鎮漁船點驗中心、輞川鎮后許村、黃塘鎮謝厝村、崇武鎮前垵漁港等一線督導防汛防臺風工作,并召開全縣防臺風會商調度會,分析研判臺風發展趨勢及影響,強調要做好前置工作,加大防災避險宣傳教育,抓緊抓實抓細漁船漁排排查,抓好低洼地、漁港、碼頭、施工場所等重點區域的除險排查,盡快搶險加固,及時轉移群眾,加強值班值守,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力以赴做好防御臺風各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