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儀式。鯉城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東南網8月22日訊(本網記者 施遠圻 通訊員 李淑媚 劉詩凡)花開刺桐城,動聽閩南謠。8月21日晚,“聲音里的世遺·福鯉桐聲”首屆少兒閩南語歌曲(歌謠)創作大賽頒獎典禮在泉州科技中學舉行。 “石塔山聽著筍江聲,新華學堂坫遮百年外……”現場,新華中心小學學生帶來校歌合唱《你好,新華》,他們用歡快的曲調,唱出新華百年老校的深厚歷史底蘊,展示莘莘學子積極向上、陽光活潑的精神風貌,也正式拉開了頒獎典禮的序幕。 現場,領導嘉賓為首屆少兒閩南語歌曲(歌謠)創作大賽的獲獎作品創作者頒獎。據介紹,大賽于去年7月啟動,面向社會各界人士征集原創閩南語歌曲、歌謠,共收到作品3536首,經專家組評審建議及主辦方研討,共評出了9首獲獎作品。其中一等獎空缺,《年兜》《游魚游公鮘》獲二等獎,《火金姑來帶路》《一只蟳仔八支腳》《吱嘎吱嘎趕牛車》獲三等獎,《洛陽橋會唱歌》《年年冬節邊》《古泉州刺桐城》《這是泉州》獲優秀獎,《這是泉州》還獲得最佳人氣獎。 活動現場。鯉城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評選注重原創性和傳唱度,獲獎作品都是以閩南語為主要創作語言,且適合少兒演唱;創作者均來自中國臺灣、泉州、廈門、潮州等閩南語系地區,作品內容十分多元,既有緊扣世遺文化、海絲文化、閩南文化等主題的宏大敘事,也有結合古城故事、鄉土鄉情等感性體驗。值得一提的是,這9首獲獎作品與特邀展播歌曲《你好,新華》收錄制作成首張“少兒閩南語歌謠合輯”,并于今年6月在騰訊QQ音樂上線,反響熱烈。 張波是獲獎作品《游魚游公鮘》的創作者,他也是泉州本土樂團“南音新勢力”的主唱及主創成員,其化名“彼末”,常年深耕閩南語、南音與流行音樂融合創作,創作了《刺桐》《泉州的生活》《鐘樓》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泉州有很多有趣的民間童謠,希望能通過閩南語歌曲創作這種更易于傳唱的形式,讓這些閩南文化的瑰寶流傳下去?!睆埐ū硎荆窈笏麑⒗^續嘗試創作不同曲風,為閩南語傳承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天,“刺桐花蕾”少兒主題閩南歌謠創作人才培育計劃正式啟動。該計劃由鯉城區委宣傳部攜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合制定,旨在通過專業音樂人創作教學培養,打造一支優秀的閩南語歌謠創作人才隊伍,創作更多適合少兒演唱的閩南語歌謠,提高閩南語普及力度。 啟動儀式。鯉城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據了解,該計劃將向全社會招募30名具備作詞、作曲基礎能力,并能提供原創作品小樣的音樂創作學員,活動包含免費培訓、調研采風、作品創作等環節,其中,培訓環節共有6期,將由主辦方邀請知名閩南語歌曲音樂人現場進行歌曲創作教學,學員優秀作品更有機會獲得騰訊音樂提供的宣傳推廣等服務。 鯉城區社科聯主席吳湘霖表示,近年來,鯉城區大力推進閩南方言搶救性保護傳承,通過成立閩南語研究會、打造“泉腔鯉音”閩南語線上公益自學平臺、開發閩南語學習教材、開辦閩南語師資培訓班等方式大力推動閩南語保護傳承,同時積極開展閩南語相關文化、研學活動,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創新探索閩南語傳播與傳承方式,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閩南語保護意識,培育多層次閩南語傳承人才,恢復閩南語的傳承生態。 當天,活動還舉行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童聲獻中華”展演活動,童趣滿滿、閩味濃濃的9首獲獎作品在鯉城學子的表演中逐一呈現,引得現場陣陣掌聲;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小鯉魚合唱團還帶來閩南語歌謠改編的童聲合唱曲《魚歌》,泉州科技中學的師生們則帶來愛國版的《阿嫲》,清澈童聲唱響愛國、愛鄉之情,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在歌聲中銘記歷史、厚植家國情懷。 “聲音里的世遺·福鯉桐聲”首屆少兒閩南語歌曲(歌謠)創作大賽獲獎名單 一等獎 空缺 二等獎 《年兜》作者:陳尹澤 《游魚游公鮘》作者:張波 三等獎 《吱嘎吱嘎趕牛車》作者:黃時勛 《一只蟳仔八只腳》作者:陳國聰 《火金姑來帶路》作者:廖淑云、任展宏 優秀獎 《古泉州刺桐城》作者:戴泉明、吳瑞峰、趙伯乾 《這是泉州》作者:林學明、林嵐嵐、林少鵬 《洛陽橋會唱歌》作者:王文博、鄭昭陽 《年年冬節邊》作者:鄭皓丹 最佳人氣獎 《這是泉州》作者:林學明、林嵐嵐、林少鵬 “聲音里的世遺·福鯉桐聲”首屆少兒閩南語歌曲(歌謠)創作大賽優秀組織獎 泉州市實驗幼兒園 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 泉州市鯉城區機關幼兒園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 泉州市第一幼兒園 鯉城區實驗小學 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學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 鯉城區第五實驗小學 泉州市鯉城區傳春幼兒園 鯉城區第二實驗幼兒園 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