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11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陳心心)近日,記者從晉江內坑鎮獲悉,今年5月,該鎮砌坑村從女黨員、女退休干部、熱心婦女中吸納“格姐”參與網格管理,成立砌坑村“一格一姐”網格服務隊,創新婦女力量融入網格化管理新路徑,打造基層治理“她”模式。 了解事態、提供解決方案、提供情緒價值,是“格姐”們面對近期一樁鄰里糾紛亮出的組合招。事情緣起于砌坑第一網格的一對妯娌,因早前種的一棵龍眼樹過界到對方土地,雙方各執己見,發生利益糾紛。“格姐”們知曉后,分別入戶勸導并提出解決方案——樹主給土地主支付養護龍眼樹所需的部分費用。最終,在“格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下,矛盾得以化解。“矛盾的發生往往是因為缺乏溝通,我們就先讓雙方好好說話,再幫她們好好傳話。”參與這起矛盾調解的“格姐”胡月秀說。 除了化解鄰里糾紛,對于砌坑村鄰里中心的“形象”建設,“格姐”們也展現了積極熱心的一面。“只要一個電話,她們幾乎隨叫隨到。”2018年從外地嫁到晉江的砌坑村黨總支組織委員尤雅娜,常常因為“格姐”們給予的工作支持而倍感溫暖。她回憶,在砌坑村“黨建+”鄰里中心建設之初,衛生整理、氛圍布置是裝修后的一大工程,而主動伸出援手的便是如今的“格姐”們。 同樣感觸頗深的還有內坑鎮婦聯主席張靜瑜。“每次來砌坑村,總能看到同一批人的身影,她們細致耐心,就連樓梯桅桿的縫隙也是干凈的。”幾次下村走訪后,張靜瑜決定組建“格姐”隊伍,以進一步凝聚這股力量,發揮婦女同胞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 不做旁觀者,做參與者、帶動者。砌坑村“黨建+”鄰里中心建成后,為增進鄰里間的交流,融洽鄰里關系,鄰里中心常態化地開展各類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廣場舞比賽、制作香氛牌、DIY蛋糕、制作閩南美食……其間,“格姐”們除了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外,還號召鄰里街坊一起參與,推動鄰里服務從“中心”走到村民“心中”。“各種活動是厝邊話家常、展風采的平臺,大家有說有笑,有學習有領悟,距離自然就越來越近了。”擅長組織文體活動的“格姐”尤寶梅說。 去年,砌坑村“黨建+”鄰里中心獲評泉州市五星級“黨建+”鄰里中心,是晉江市首個村級五星級“黨建+”鄰里中心。榮譽的背后,離不開基層治理發揮的“源”動力,而“格姐”這股婦女力量,無疑為砌坑村的基層治理增添了“新”能量。 接下來,砌坑“格姐”隊伍將繼續發揮自身特長和情感、語言優勢,定期開展主題議事,在培育家風家教、助力村居環境整治、化解鄰里糾紛、幫扶困難群眾等方面為基層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