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27日訊(通訊員 許美宣)南安官橋鎮鹽田村村民張某向鹽田村委會反映其位于鹽田村路邊的一處墳墓被工程機械挖毀并被填田覆蓋,造成墳墓內的遺骸遺失。經了解該位置系官橋鎮童話小鎮工程項目道路,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未核實地面情況,在施工過程中沒有發現墳墓,導致墳墓被土石填埋。雙方因為墳墓被毀壞發生糾紛,造成該項目工程進度遲緩。 為了化解糾紛,項目指揮部將案件通過“行調對接”渠道流轉至官橋司法所進行調解,司法所調解員與鹽田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共同組織雙方當事人就墳墓被毀一事進行協商,在調解過程中,墓主家屬因墳墓被毀且遺骸部分遺失導致情緒較為激動,家屬提出8萬元賠償數額,而施工方只愿意支付1萬元作為補償。 調解員先是平復當事人的情緒,并指出墳墓損壞的賠償不同于一般的損害賠償,不僅有實際受損的問題,也要考慮到家屬因此事受到的精神損害,難于確定具體損害金額,但是損害問題已經發生,只能通過協商賠償來化解糾紛,建議參照征遷工作中墳墓的遷移標準進行協商。 因雙方之間訴求金額相差過大,調解員與村干部、駐村工作隊、村老年人協會共同做工作,引導當事人正確表達訴求,并要求施工隊請示承建單位適當增加賠償金額。 經過幾天時間的反復協商,最終雙方當事人對于賠償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由施工隊一次性賠償25000元,雙方在調解員的主持下簽訂了《調解協議書》。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