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賀新春,共啟新篇!1月27日,首場“洛水一方”閱享堂在洛江區圖書館重磅開講。本場講座邀請到泉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郭培明主席,以“洛陽橋:鄉愁與遠方”為主題,深入挖掘了洛陽橋背后的地域文化內涵,帶大家了解這座千年古橋所承載的歷史與情感,共赴一場新時代的文化盛宴。 郭培明從“站著像東西塔,躺著像洛陽橋”切入,展示了洛陽橋的前世今生,分享了余光中、龔書綿、華光吳氏家族等泉州人難以割舍的古橋情懷,闡釋了“為什么是洛陽橋”“洛陽橋不僅是一座橋”。 郭老師告訴大家,洛陽橋的建造不僅讓天塹變通途,方便了兩岸人民的往來,加強了對外的溝通聯系,還引發一場造橋運動,而由橋梁、碼頭、航標塔組成的水陸交通網絡,是形成宋元泉州海外貿易體系的關鍵。南來的中原文化和先進技術帶動了港城的繁榮,而一代代泉州人從橋的這頭走到那頭,闖蕩世界,洛陽橋又成了海外游子心中的故鄉胎記。 千百年來,洛陽橋的創建者蔡襄、重修者李五等人一直受到后世頌揚,這座橋無疑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和“熱心公益、服務桑梓”的最好注腳。洛陽橋是固守的,也是開放的,既代表歷史,也預示未來,它已經成為泉州“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城市性格的重要象征。 此次“洛水一方”閱享堂活動圓滿結束,不僅加深了大家對洛陽橋的認識與情感,也為推動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讓更多人走進歷史,感受文化魅力。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