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統計局了解到,今年1—10月,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提質。 標準園區 動能集聚 全市工業投資增長18.7%,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2.0%,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20.3%,分別比全市投資增幅高10.7個、24.0個和12.3個百分點。 工業產品 結構調整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36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27個行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規上工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6.1%,規上工業機械裝備產業增加值增長16.0%,規上工業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增長16.8%。 民營經濟 活力增強 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高于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2.6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9.9%,高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幅1.9個百分點;全市限額以上民營批零住餐銷售額增長19.3%,高于全市限額以上批零住餐銷售額增幅2.2個百分點。 換新補貼 政策顯效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66.98億元,同比增長5.3%。全市限額以上單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40.4%,智能手機零售額增長23.0%,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增長20.6%,家具類零售額增長27.6%。 線上消費 峰值前移 全市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零售額增長16.7%,比1—9月加快0.5個百分點;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發貨量增長5.2倍。10月份,全市快遞業務量增長11.0%,比9月份加快9.3個百分點。 出口產品 結構優化 全市進出口總額2192.48億元,同比增長4.5%。全市體育用品及設備出口增長23.3%,電子技術產品出口增長21.1%,文化產品出口增長15.2%,汽車零配件出口增長14.1%。 文旅市場 熱度攀升 國慶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665.58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38.6%。1—10月,全市限上住宿業營業額增長17.3%,餐飲業營業額增長20.8%;鐵路旅客運輸量增長24.7%,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33.0%。 信貸投放 效率增強 10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2069.96億元,增長5.4%,貸款增幅連續12個月高于存款增幅。其中,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長13.1%,高于貸款余額增幅7.7個百分點,授信戶數超35萬戶。 (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謝曦 通訊員 陳佳茹) 陳雪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