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會上,企業工作人員耐心回答求職者的咨詢。 核心提示 近日,記者從泉州臺商投資區民生保障局了解到,2024年,臺商區在用工、人才、勞動權益三大核心領域成績顯著。2024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2462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36.78%;技能培訓人數突破1900人次,新增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獲得者752人,多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為區域經濟的持續繁榮注入了強勁動力。 □融媒體記者 羅劍生 通訊員 黃茜瀅 文/圖 就業服務“雙輪驅動” 助力供需精準對接 2024年,臺商區以創新精神為引領,成功構建了“線上+線下”雙軌并行、高效協同的就業服務模式。 線上,零工市場小程序猶如求職者的“智慧導航”,以精準高效的匹配服務,拓寬求職之路;線下,4個零工市場(驛站)成為勞動者的“溫馨家園”,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就業服務。在這一模式的推動下,臺商區全年共舉辦了36場線上線下招聘會,成功搭建起求職者與用工企業之間的橋梁。 針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就業群體,臺商區實施就業幫扶計劃,以細致入微的職業指導、豐富多彩的崗位推薦等全方位服務,助力他們順利實現就業夢想。全年共征集308個就業見習崗位,成功幫助108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失業青年找到心儀的工作。與此同時,創新創業的火花持續綻放,3名創業者在省市創業大賽中脫穎而出,斬獲獎項。 臺商區去年共開展技能培訓1933人次,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的120.81%。新批準設立了2所技工學校,臺商區成功獲批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截至去年12月底,新增取得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數達到752人,是全年任務的250.66%,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搭建平臺招才引智 人才認定數創新高 臺商區積極搭建多元化的人才服務平臺,為區域經濟發展引入源源不斷的智力資源。通過指導推薦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選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臺商區實現區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零”的突破。同時,打造“招才引智”線上云平臺,吸引青年才俊投遞8953份簡歷。2024年全年共新增省級C類高層次人才1名、市級高層次人才76名、區級高層次人才114名、臺灣人才7名,人才認定數量再次刷新紀錄。 為進一步加強人才與企業的對接交流,臺商區精心策劃“引才聚智增活力·創新賦能促發展”等一系列引才活動,全年共成功舉辦21場。同時,深入開展“訪企送才幫扶”活動,邀請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入企指導幫扶,并舉辦了2場人才主題沙龍活動、1場人才培訓活動。通過設立博士人才專家智庫、聘任13名博士引才大使等創新舉措,為區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臺商區還全面落實人才港灣計劃及“涌泉”行動,兌現各類人才政策資金644.43萬元,發放200張涌泉行動優才卡,并為505名高層次人才提供免費健康體檢服務,切實提升人才的滿意度和歸屬感。 快調快裁勞動爭議 矛盾糾紛妥善化解 臺商區深入實施勞動關系“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以扎實的行動和有力的舉措維護了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去年,臺商區開展了集體協商“要約行動月”活動,有效應對勞動用工和職工權益保障問題。通過加強勞動監察執法能力建設、規范落實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聯動處理機制等措施,臺商區成功構建起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堅固防線。 為進一步提升仲裁服務質效,臺商區建設啟用數字仲裁庭、數字調解室,并掛牌設立區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截至2024年12月底,共受理689起欠薪投訴舉報案件,涉及農民工3817人,金額達4214.75萬元;區仲裁委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478起,已結案425起;工傷認定受理419起,已作出決定415起。通過快立、快調、快裁的高效處理方式,臺商區成功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