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中國年,就在泉州過!為迎接游客,全市上下全域聯動,文旅系統提前謀劃,精心策劃推出300多項活動,為市民游客提供一道道精美的文旅大餐,讓天南海北的人們解鎖更多文旅新體驗。 昨日,在泉州市區中山路,游客被“非遺”舞獅表演快閃所吸引。(融媒體記者陳英杰 攝) 燈火煙火交相輝映 讓人置身“不夜城” 連日來,泉州古城大街小巷各式彩燈交相輝映,燈火璀璨,在街頭巷尾精彩綻放,開啟熱鬧新春賞燈之旅。狀元街的一盞盞狀元燈古樸雅致,隨風搖曳,為街巷增添了幾分浪漫,整條街上最大的焦點“狀元帽”寓意前程似錦、步步高升;通政巷,一盞盞大型刺桐花燈沿著巷口一路盛放,開滿巷口、屋頂、檐角,照亮了古街;南俊路的林蔭大道,月亮枝頭掛,整條街道燦若星河,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駐足拍照打卡;夜色下的打錫街、九一街,一盞盞宋元花燈錯落有致,讓人有置身“不夜城”的繁華之感;威遠樓、泉州府文廟、天后宮等文保點位在亮化裝置的裝點下煥然一新,給人不一樣的夜游體驗。 打造文旅新亮點。泉州市將于2025年2月3日(正月初六)在泉州古城舉辦“穿越宋元奇妙游”世界非遺時尚秀,策劃“萬國商埠、萬千非遺、萬家燈火”三大篇章,為市民游客營造沉浸式體驗空間,再現泉州“世遺韻、非遺美、國潮范”。泉州市還將舉辦2025元宵燈會,中心市區共布置花燈超2000盞,涵蓋工藝彩扎燈、刻紙燈、針刺無骨燈等三大類傳統工藝,設置19個花燈展區,展現全城千燈齊放的盛景。 此外,泉州市還將舉辦一系列非遺主題游園會。中心城區與晉江五店市、梧林傳統村落、永春五里古街、惠安崇武古城、石獅八卦街等全域聯動。中心城區將舉辦“金蛇獻瑞·刺桐‘宋’福”非遺游園會及歌吹漫步活動,從正月初三至初七,包括泉州天后宮、泉州非遺館、泉州府文廟、真武廟、洛陽橋、清源山、泉州海交館、泉州市博物館、威遠樓等9個點位,共展示近100個非遺民俗項目。 全市各地亮點紛呈 閩臺“乞龜”共祈福 除了中心市區,各縣(市、區)也亮點紛呈——鯉城區將舉辦“探吃蛇”尋寶定時挑戰賽,解鎖“七彩刺桐蛇”IP新玩法;豐澤區舉辦簪簪喜氣慶新春“海絲·蟳埔”國潮非遺文化月系列活動;洛江區推出“洛水靈蛇·春舞華章”非遺民俗游;泉港區舉辦“福海揚帆 福傳泉港”主題活動;石獅市舉辦八卦街首屆閩南民俗文化節;晉江市將首開五店市國潮街區,舉辦2025年全國春節“村晚”梧林主場活動;南安市開展“福見南安·享成功”新春嘉年華主題活動;惠安縣舉行“非遺年俗探好戲”新春活動;安溪縣舉辦“福地安溪 溫暖泉年”溫泉文化旅游季;永春縣舉辦五里古街唱游記、非遺街頭表演、非遺集市活動;德化縣舉辦霧凇冰雪溫泉季,營造南方雪國的盛景;泉州開發區舉辦“工創幸福年 新春有好市”新春游園會;泉州臺商投資區舉辦海絲藝術公園海絲趣玩市集等系列活動。 “乞龜”是閩臺兩地一項古老、傳統的民俗文化活動,在泉州、澎湖兩地均得到較好的保留和推廣。正月初一,泉州天后宮疊制的一只5.88萬斤的“大米龜”開放供游客觀賞,元宵節將開展“乞龜”活動點睛儀式,祈福新的一年闔府安康、吉祥如意、美滿幸福。這只“米龜”由澎湖的6位制龜師傅與泉州制龜師傅聯手制作完成,歡迎市民游客到天后宮“摸米龜”祈福。 值得一提的是,由泉州市文物保護中心主辦的第19屆泉澎乞龜線上民俗文化活動也正式開啟。市民群眾可通過“泉州市文物保護中心”微信公眾號,點擊“線上乞龜”模板,進行“摸米龜”祈福。(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殷斯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