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岞海防民兵哨所獲“全國基層民兵預備役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受訪者 供圖 堅守海疆,巾幗擔當展風采 張麗蓉的成長深受家庭環境的熏陶。她的父親和母親都是曾經的老民兵,父親更是擔任過老民兵營長和哨長。在她的童年記憶里,父親總是忙碌于哨所工作,只有在回家吃飯時才能匆匆見上一面。年幼的她對父親這份神秘的工作充滿了好奇,總是纏著父親追問:“你們民兵到底是干什么的?都做什么工作?有沒有槍拿?”起初,父親只是簡單地回答說民兵的工作是站崗放哨,再追問時,父親便會以工作需要保密為由,讓她不要再問。兒時的這些對話,在張麗蓉的心中種下了對民兵工作向往的種子。 1989年初中畢業后,張麗蓉向父親表達了自己想要加入哨所成為一名民兵的想法。父親嚴肅地詢問她是否確定,得到肯定的答復后,父親同意了她的請求。就這樣,張麗蓉懷揣著憧憬走進了大岞海防民兵哨所。 然而,初到哨所的張麗蓉很快發現,現實與自己想象中的差距巨大。哨所的工作并非如她想象中那般神秘而有趣,更多的是日復一日的枯燥訓練和難以言說的孤獨,但她并沒有因此退縮,憑借著內心深處那股不服輸的勁堅持了下來。 海邊巡邏。受訪者 供圖 在哨所工作的30多年里,張麗蓉和戰友們承擔著繁多且重要的任務。每天,她們都要密切關注當地??涨闆r,詳細記錄并綜合上報,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都不能放過,因為這關系著海疆的安全。除了日常的海空監測,應急疏通也是她們工作的重要內容。1999年,為解決周邊地區火災救援遠水救不了近火的難題,哨所組建了臨時義務消防隊,此后,無論是面對熊熊烈火還是洶涌的臺風災害,張麗蓉和她的戰友們總是沖鋒在前。在火災撲救現場,她們不顧個人安危,與大火展開搏斗,救助群眾;在臺風來襲時,她們毫不猶豫地扛起沙袋,去堵住被風浪沖垮的海堤,保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訓練場上,張麗蓉和哨所的女民兵們更是展現出了令人欽佩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戰術基礎訓練對于任何人來說都充滿挑戰,但是在訓練場上,哨所的女民兵們卻展現出了頑強的一面,即便受傷流血,也只是默默擦掉眼淚,咬著牙繼續投入訓練。1990年,哨所的女民兵們代表泉州軍分區參加全省軍事對抗賽。比賽中,她們身著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惠女服飾,在射擊項目中脫穎而出,勇奪第一名。這一成績不僅為哨所贏得了榮譽,更用實力打破了人們對女性民兵的偏見,讓大家看到了惠安女民兵的颯爽英姿和強大力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哨所先后獲評“全國基層民兵預備役工作先進單位”“海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諸多榮譽。張麗蓉也于2011年榮獲“全國民兵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