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舉措,高效推進農轉報批與征遷安置工作 通過職能部門與國企的緊密合作,豐澤區在全市范圍內率先邁出了創新步伐,成功創建了豐澤區農轉報批微信小程序平臺。這一平臺的啟用,不僅開放了項目申報權限,更積極引導業主單位主動參與農轉用報批工作,實現了從“線上申報”到“智能審核”再到“進度可視”的全鏈條管理和監督,極大地完善農轉報批工作的各個環節。據統計,自2024年以來,該平臺已成功助力匹克智能制造基地等17個地塊獲批,用地報批時間相較于傳統模式縮短了近三分之一,為項目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征遷工作中,豐澤區通過實施“模擬征收”“房票安置”等創新模式,將協議搬遷和房屋征收有機結合,有效調動了被征收人的參與熱情。實現征遷項目首簽日均超90%的高效率,更在全面查問題、下措施、促進度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針對征遷過程中出現的安置難、回遷周期長、去化率低等問題,通過列出問題清單、明確責任人員、設定任務時限等方式,逐一破解難題,有力助推了城市更新的提速增效。據統計,自2024年以來,豐澤區已完成征遷房屋超110萬平方米、征收土地超千畝,為城市發展騰出了寶貴空間。 在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方面,該區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精準回應群眾呼聲,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在征遷安置工作中,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通過“房等人”、建設鄉村博物館等方式,有效解決房子“為誰拆”的問題。同時還率先試點“建設-選房-回遷”全流程數字化服務,并組織回遷戶實地參觀房源,確保安置全流程的無縫銜接。以北峰片區安置為例,豐澤區引入了VR全景選房系統,讓2000余戶群眾實現了“云端看房”,選房滿意度高達98%。此外,同步建設的霞美鄉村博物館不僅保留了遷建區域的歷史文脈,更化解了征遷過程中的文化認同難題,使得回遷周期同比縮短了6個月。 全方位保障項目推進,實現建設“加速跑” 豐澤區積極落實“六個一”協調調度、服務保障機制,以強化在建項目的調度服務為核心,全方位保障項目順利推進。圍繞項目前期準備、片區征遷工作以及解決遺留問題等多個關鍵環節,2024年共召開了48次調度會,成功協調解決了127個問題,為項目推進掃清了障礙。 為確保項目建設的高效推進,制定詳細的月度投資進度計劃,并通過數據收集、視頻監測、專人負責以及現場協調等多種方式,實現對項目建設的動態監管。同時實行重點區域、重點項目規劃設計和工程施工的“雙監理”制度,進一步加強施工質量的管控,推動質量安全標準化建設,有效提升項目質量、品質和效益。在保障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實現項目建設的“加速跑”。 在項目管理方面,豐澤區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的原則,明確評價標準,并突出效果導向,確保項目的有序推進。通過對事項完成情況進行定期量化考評,并通報督導結果,形成倒逼進度、倒逼落實的高壓態勢,有效協調化解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種障礙。據統計,2024年豐澤區106個區級在建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56.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9.9%,取得了顯著成效。 此外,豐澤區還強化與省市上級部門以及兄弟縣(市、區)的緊密互動,充分發揮泉州市指揮部、發改委、住建局、資規局等“輕騎兵”的指導作用。通過組建金融、教育、醫療、國有企業等紅色矩陣,加強與市級部門的協同協作,推動項目的共建共聯共享。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交叉推進項目謀劃、開工、建設、驗收等各環節各流程,確保了項目進度、安全、質量、廉潔和效益的全方位保障。 豐澤區還積極參與市項目創優年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累計參與項目達到141個,總投資額高達962億元,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豐澤區發展和改革局 李郁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