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8日訊(本網記者 施遠圻 通訊員 許璇璇)為學習借鑒杭州在人工智能發展、營商環境構建等方面的前沿理念和經驗,勇當中國式現代化泉州實踐的主力軍,近日,鯉城區在浙江大學舉辦人工智能驅動創新發展專題研討班,近50名黨政干部、重點產業人才代表帶著“AI浪潮中古城如何煥新智”的時代叩問,赴杭州集中開展為期6天的異地培訓,開啟了一場“解碼未來”的深度求索之旅。 授課現場。鯉城區委組織部 供圖 理論筑基 構建豐富多元的知識體系 為了讓學員們全面、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本次研討班邀請了杭州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科研機構專家、高校學者、人工智能產業人才等,從不同維度為學員們帶來一場知識盛宴。 杭州市科委原黨組書記、主任(局長)樓健人以《創新生態與城市競爭力》為題,從創業文化、人才生態、創投生態、營商環境、產業生態和創新森林等六個方面淺析杭州“六小龍”出圈背后的原因,系統闡釋杭州構建科創策源高地的進階路徑;華智新知人工智能科技研究院負責人、原阿里CIO學院執行院長王峰作《DeepSeek中國技術創新與AI如何使用》專題授課,結合15年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實戰經驗,從技術原理、應用場景、實踐案例等多個維度,分享了AI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為參訓學員高效運用大模型技術提供專業指導;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何欽銘圍繞《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聚焦“數字化與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大模型技術”“產業發展新機遇”三個角度,結合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人工智能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路徑、挑戰與發展…… 學員們紛紛表示,通過系統的學習,對AI技術的前沿理論、實踐場景、發展趨勢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充分認識到“AI不是顛覆,而是賦能”的全新理念,進一步拓寬了思路、豐富了知識、提升了能力。 實地觀摩 解碼杭州樣本的創新基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了讓學員們更直觀地感受人工智能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效果,研討班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實地觀摩活動,通過邊看邊聽、邊學邊思,引導學員解碼杭州提升人工智能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深入了解了前沿科技研發與創新平臺的運作模式,這里匯聚了眾多高端科研人才與先進科研設備,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等方面成果豐碩;走進城西科創大走廊未來科技城展館,仿佛置身于未來世界,全面了解未來科技城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領域的科創實踐與發展規劃;在申昊科技,通過現場觀摩機器人的實際操作,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具體應用場景與實現方式,為鯉城區傳統工業企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提供了現實范例;在阿里巴巴集團,直觀感受科技創新在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上的具體呈現,學習人工智能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創新結合。 實地走訪參觀。鯉城區委組織部 供圖 學以致用 鍛造AI賦能的鯉城范式 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為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強大動力,這場“帶著問題學、奔著破題去”的實踐,不僅讓鯉城的干部觸摸到AI技術的時代脈搏,更催生出“古城煥智”的思想碰撞。 鯉城區工信局副局長曹煜煒說:“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的核心在于技術與場景的深度融合,我將立足本職工作,聚焦行業特色場景,推動AI從單點應用向全產業鏈滲透,助力傳統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躍升。” 常泰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林燕娥表示,杭州在創新生態構建、人才引育和AI應用方面的實踐經驗,為基層工作提供了寶貴借鑒,街道可探索‘智能網格員’模式,整合各類數據平臺,構建轄區‘民生訴求熱力圖’,通過算法分析預判居民需求,實現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的轉變。 福建毫米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亞楠受到啟發,他提出,將以“AI+毫米波”技術融合為抓手,在電子對抗、衛星通信等關鍵領域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軍工產品矩陣。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討班還組建了專項課題組,結合杭州經驗和鯉城實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為區委、區政府提供決策參考。“此次杭州學習收獲頗豐、啟發深刻,我們將圍繞產業升級、人才建設和營商環境優化,把所學所思所悟所得轉化為助推鯉城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專項課題組組長、鯉城區商務局副局長王錦鋒表示道。 這場始于杭州的“頭腦風暴”,正轉化為中央創新區建設的澎湃動能,為泉州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鯉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