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現場齊奏《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四樂章》。學校 供圖 東南網4月23日報道(本網記者 施遠圻)近日,全國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結果出爐,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通政·海峽少兒交響樂團”憑借管弦樂合奏《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四樂章》獲藝術表演器樂類一等獎。 “這是樂團成立以來第三次入圍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并取得最好成績。這不僅是65名參賽學生的榮譽,更是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成果。”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校長曾鳳蓉告訴記者,離不開學校對樂團育人模式的不斷探索優化以及家長、社會各界的支持。 實行接力培養模式 用心譜寫美育樂章 為了探索美育改革,用音樂影響孩子們的身心,早在2012年,該校成立“通政? 海峽少兒交響樂團”,這也是泉州市首個小學生交響樂團。樂團成立13年來,培養成員千余人。 因為針對學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流動性特點,樂團創新實行“1+X”梯隊接力培養模式,其中“1”指的是校級樂團,“X”指的是各年級樂團班。低年級學生可在樂團班學習器樂知識,并以自身興趣選擇一種樂器學習,四年級后可通過考試加入校級樂團,通過接力培養模式實現以老帶新的連貫交接。 學生們在校園內排練。學校 供圖 “此次參賽的《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四樂章》難度較高,因為曲目層次分明、強弱對比明顯、節奏感強,對學生的演奏技術、團隊配合都有較大的考驗。也正得益于我們學校接力培養模式,樂團成員們有較扎實的基本功,且演奏配合默契度較高,僅用了三個月的練習時間,就取得不錯的效果。”學校音樂教師張黎說。 今年13歲的鄭育堃是樂團里的小提琴首席,在第一次拉奏《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四樂章》時,便出現“跳弓”的情況,他和同學都覺得這是學習以來最難的曲目。但因為長期練習樂器的緣故,他們并沒有放棄,利用音樂課以及課后時間反復練習,最終“啃”下這塊硬骨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