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16日訊(本網記者 施遠圻)以鯉引才,共創未來。近年來,泉州市鯉城區縱深推進人才“港灣計劃”,著力發揮世遺典范城市核心區,“海絲”文化重要發祥地和閩南文化發源地、傳承地的優勢,深入實施海絲人才提升工程,構建“引育留”鏈條,釋放人才動力引擎助力古城創新蝶變。 廣開渠道“引” 讓人才活水“奔涌而來” “一直以來,我們都堅持需求為導向,不斷拓寬引才聚才的渠道,實現以‘才’‘產’‘商’引才,持續壯大海絲人才隊伍。”鯉城區委人才辦工作人員許璇璇介紹道,如深化與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黎明職業大學等高校合作,依托高校專家資源搭建引才平臺,吸引各類青年人才500多名。 聚焦鯉城文商旅融合發展,圍繞文旅影視與數字文創、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轄區十大產業體系成立多個行業協會,并打造泉府文化眾創空間、漫客工場、1916創意產業園等不同主題空間,吸引優秀人才來鯉創業就業。截至目前,共有文化類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家,市級及以上眾創空間、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8家,市級及以上高層次人才132人。 鯉城區還堅持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相互融合,積極開展“雙招雙引”活動,促進項目、資金與人才一體引進。并積極探索“人才共享”模式,通過顧問指導、項目合作、“假日專家”等模式,柔性引聚200余名海絲人才服務古城發展、產業轉型。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