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泉州人才節”開幕。泉州晚報社陳曉東 攝 東南網5月20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 實習生 俞周一杰)20日上午,第三屆“泉州人才節”開幕。 近年來,泉州不斷迭代升級人才政策體系,以滿滿誠意延攬四方英才。本屆人才節,泉州推出人才人口“雙增”行動方案,以更寬視野、更大格局吸引人才落地、人口集聚,重塑“市井十洲人”的開放勝景。同時,泉州還聚焦產業鏈“卡脖子”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發布13項重大技術需求“揭榜掛帥”項目,篩選713個碩博士崗位、10個百萬年薪崗位、20個五十萬元以上年薪崗位、3000個其他優質崗位,向全球發出“招賢令”。 福州大學先進制造學院碩士生導師江夢茜于2022年9月來到泉州,擔任晉江校區“智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聚焦前沿科研成果賦能泉州當地企業。在泉州數年來,她感受到了這座城市滿滿的愛才氛圍:“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家,都對人才很尊重。”江夢茜坦言,泉州營商環境好,且煙火氣十足,是一個非常值得奮斗的地方。 同樣于2022年來到泉州的張福蓊是清源創新實驗室正高級研究員,此前,他已先后走過20多個歐美國家,卻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決定扎根泉州。“我本來就很喜歡泉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來到泉州發現這個城市確實很有魅力,生活節奏和歐洲相近,工作環境好、人才政策和配套都很好,宜居宜業,在這里,我的事業上了一個新臺階。” 首屆安踏科技獎頒獎儀式。泉州晚報社陳曉東 攝 開幕式上,2025年泉州市人才創新創業系列賽事、“百師千徒”文旅人才授藝傳承工程相繼發布,一批泉州市海內外人才飛地啟用,泉州市人才創新服務中心揭牌,“海絲泉州·人才港灣”信息平臺3.0版上線。 現場頒發了首屆安踏科技獎,簽約6個涉才基金、人才創投項目。物理化學家孫世剛作“新質生產力氫能源和高端制造電子電鍍發展”主題演講;部分青年人才代表作“讓人才與城市共成長”宣言。 當天,鄭蘭蓀、謝華安、楊永斌、孫世剛等院士專家,與泉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華、市政協主席肖漢輝,共同開啟2025年“賦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院士專家泉州行活動。 泉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蔡戰勝表示,泉州流淌著“敢為天下先”的創新血脈,鐫刻著“愛拼才會贏”的創業基因,始終以“市井十洲人”的開放胸襟和包容姿態,歡迎八方來客、接納四海英才。近年來,泉州深耕人才“港灣計劃”,迭代升級“1+5+N”人才政策體系,構建起涵蓋“人才引育、科研創新、成果轉化、金融支持、優才服務”的暖心人才生態。堅持舉辦人才節,既是“泉州愛人才、人才愛泉州”的長情告白,更是對“泉州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泉州”的堅定承諾。全市上下將秉承“來了就是泉州人”“來泉州會成功”,一如既往用禮遇致敬人才、用誠意擁抱人才、用暖心舉措引聚人才,讓每一位奮斗者在這片創業熱土上書寫不凡、成就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