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省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福建省第二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征集活動,確定第二批13個省級美麗海灣名單,并從中遴選出8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泉州深滬灣灣區作為生態保育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上榜,泉州圍頭灣灣區、湄洲灣泉州段入選綠色產業型美麗海灣,其建設經驗獲全省推廣應用。 泉州深滬灣灣區(生態保育型) 泉州深滬灣灣區設立全國唯一、世界罕見的國家級海底古森林遺跡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地質自然公園,建設智慧管護監測一體化平臺,實施沿海基干林帶營建、互花米草除治、增殖放流、超規劃養殖清退等各項措施,成立保護海上野生動物志愿隊,強化生態保育,提升海灣生態系統穩定性;加快推進海上養殖升級改造,常態化開展海洋垃圾保潔清理,每月組織開展海岸帶環境衛生考評,2024年海洋垃圾覆蓋度僅為0.18‰,達到“清潔”水平。 泉州圍頭灣灣區 (綠色產業型) 泉州圍頭灣灣區開展海岸帶生態修復,實施污水處理廠尾水深海排放,推動紡織、石材等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環保發展轉型,形成“港城共生、產業共興、生態共美”的綠色發展模式;保障金門供水重大民生工程,助力實現“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湄洲灣泉州段 (綠色產業型) 湄洲灣泉州段依托泉港石化工業園區,構建循環產業鏈,聚焦石化倉儲物流與精細化工集群,推進綠色石化產業園建設;實施后龍灣生態修復工程,構建“貝藻礁—沙灘—植被”海洋生態空間體系,通過退養還灘、清除互花米草、種植檉柳等方式,恢復濱海濕地生態功能,提升生物多樣性。(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謝曦)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