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陳英杰 攝 東南網6月5日訊(本網記者 林杰 通訊員 張鈺琪 羅超鵬)日前,泉州市再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一榮譽的背后,是泉州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在精神文明建設領域的深耕細作與創新實踐。如今的泉州,正以世遺之城的獨特魅力,讓文明新風浸潤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勾勒出一幅城鄉共美、人文和諧的新時代畫卷。 惠民為本 守望幸福可感可及 漫步泉州街巷,承古煥新的城市肌理、井然有序的交通脈動、溫暖升騰的市井煙火,恰似一幅古韻今風交融的文明長卷,生動詮釋著世遺之城的精神品格。作為“海絲名城”,泉州始終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核心理念,將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推向深入。 創建為民,踐行初心。泉州創新開發文明城市創建問卷調查小程序,實現市民訴求“掌上直達”,98%的滿意率印證著“創建惠民”的扎實成效。持續推進交通秩序、占道經營、公共環境3項整治和文明村鎮、公益廣告、設施建設、農貿市場、校園周邊環境管理5項提升行動,解決“關鍵小事”6500余個。 聚焦“家門口的煩惱”,將民生問題轉化為“文明提升點”。泉州創新提出《落實“四個納入”文明創建 助推社區(小區)物業管理提升工作方案》,將物業管理與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及城市文明建設深度融合。全市2200余個小區實現居民文明公約全覆蓋,“文潤萬家”“文化集市進小區”等文化品牌利民惠民,電動車停放充電、環境衛生、消防安全等10類群眾關切問題得到推動解決。鯉城區金山小區居民感慨道:“小區成立物業公司并推行居民公約后,環境更整潔,秩序更規范,大家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也更高了。” 環灣同心 繪就全域文明圖景 泉州積極呼應市委“環灣、向灣、同城化”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環泉州灣”文明城市群創建。 在文明城市梯隊建設中,泉州成績斐然。2025年,泉州市本級及石獅市、晉江市、德化縣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惠安縣、永春縣新認定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環泉州灣”文明城市群建設實現新突破。此外,新認定命名的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15個、文明單位20個,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2戶、文明校園4所;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全國文明村鎮30個、文明單位37個、文明家庭2戶、文明校園5所。截至目前,泉州現有全國文明城市(含縣級)、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明校園數量均居全省第一。 在城鄉融合發展領域,泉州探索出“五力”并舉策略:增強“城鄉一體”合力、強化“以城帶鄉”引力、挖掘“以鄉促城”潛力、匯聚“城鄉服務”動力、提升“城鄉治理”能力。“跨鎮聯建”破解城鄉文明密碼,“八好村鎮”與“一鎮一園”共繪文明發展藍圖。以3個城鄉融合創建試點縣(市)為重點,培育4個省級城鄉融合發展建設項目,推選6個省級“星級文明集市”,繪就了村美、業興、民富、人和的文明宜居新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