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27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智匯兩岸,共啟新程。6月27日,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南安區域“智享成功·翼展鴻圖”兩岸融合人工智能發展系列活動舉行。臺灣人工智能發展協會、泉州市人工智能學會、南安市金門同胞聯誼會等協會,以及相關臺資企業、大陸企業代表等兩岸嘉賓齊聚一堂,共話AI領域新機遇,共謀融合發展新未來。 南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振強表示,當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重塑全球產業格局,南翼高新區南安區域地處兩岸(廈泉金)合作發展區的核心區,承載要素完備、產業腹地廣闊,正探索實踐,打造南安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策源地。未來,南安將借助“奮勇爭先、再上臺階”東風,打造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直通車”,為兩岸合作項目落地提供全流程、全要素保障,加速把發展藍圖轉化為美好圖景。他歡迎兩岸各界朋友投資南翼,共建兩岸融合發展的新平臺,追“新”逐“質”、向新求變的新載體,共塑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近年來,南翼高新區南安區域依托石井至金門的海上“黃金水道”,持續加強對金貨運直航、客運直航和對臺小額貿易“三條通道”建設。通過整合公安、邊檢、海關、海事等多部門資源,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先后設立大陸首個“海事+海關”臺胞臺企服務站、“出入境+邊檢+N”臺胞口岸服務中心等平臺,推動臺胞服務從證件辦理到生活服務全覆蓋,實現從“單一政務辦理”向“一站式生活服務”的跨越,進一步助力構建兩岸融合“服務生態圈”。 作為大陸第三條對臺海上直航客運航線,泉金航線旅客流量正逐年攀升。2024年全年,泉金航線累計開航562個班次,同比增長150%;安全運送兩岸旅客48468人次,同比增長347%。2025年1月14日起,泉金航線每天增開2航次,由每日“一進一出”增加為每日“兩進兩出”,春運期間累計運送旅客10479人次,同比增長283%,創復航以來新高。 南翼高新區指揮部成立兩年來,在泉州指揮部的高位統籌、精心指導下,南安區域積極探索實踐,已經積累形成了許多寶貴經驗和優質資源,規上企業及產值分別由指揮部成立之初的472家、427.8億元躍升至目前的569家、483.8億元,其中高新企業數量由33家躍升至60家,翻了將近一番。滾動推動產業、基礎設施等十二類重點項目212個,累計完成投資420.3億元。 活動現場,南翼高新區圍繞泉州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戰略部署,正式發布《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聚焦基礎支撐層、技術產品層和應用示范層三大發展重點,通過夯實產業基礎、培育產業集群、賦能場景應用、優化產業生態四大行動及13項具體任務,全方位推動區域AI產業能級躍升,力爭到2027年底,實現人工智能產業能級穩步提升,實施三年倍增計劃產值達到300億元,打造成為福建省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創新示范區和應用先導區。 在活動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上,計劃總投資超30億元的12個重點項目簽約落地,覆蓋無人機研發設計、高端制造、新材料、跨境貿易等領域。其中無人機智能制造基地產業園規劃占地面積200畝,計劃總投資20億元,擬建設集高端無人機研發設計、核心部件精密制造、整機組裝測試及創新應用中心于一體的現代化智能制造基地,致力打造國內領先的智能無人機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高地,推動區域無人機產業向智能化、規模化、高端化發展。預計建成后可提供就業崗位超2000個,實現年產值超30億元,年創稅約3億元。 會上,兩岸(南安)人工智能促進中心、南安市臺胞臺企聯誼中心、南安市金門同胞聯誼會聯絡點揭牌成立。同時,臺灣人工智能發展協會、泉州市人工智能學會獲頒人工智能發展專家顧問單位牌匾,將有力助推南翼高新區南安區域的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產業提速提質轉型升級。 此外,臺灣人工智能發展協會理事長徐冠勝、理事陳泰翔應邀作了兩岸(南安)人工智能發展主題分享,為與會者展示了數字化技術、機器視覺在新質生產力大潮中的巨大發展潛力。與會者表示南安以工業立市、工業興市,南翼高新區制造業基礎堅實、應用場景豐富,正是人工智能技術落地賦能的理想沃土,接下來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共同探尋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新模式、新業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