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25日訊(本網記者 林婕 通訊員 林詩婧)記者從泉州市統計局獲悉,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6357.04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1.16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207.43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3048.44億元,增長5.1%。 農業生產穩步推進,產品供給充裕保障 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1.55億元,同比增長3.8%。 一是農業種植提級增長。上半年,全市農業產值61.54億元,增長5.0%;園林水果產量增長13.9%,茶葉產量增長4.9%,食用菌產量增長5.5%。 二是林業生產高位增長。上半年,全市林業產值3.89億元,增長11.1%,連續13個季度兩位數增長。 三是畜牧養殖總體平穩。上半年,全市畜牧業產值下降0.3%;主要畜禽肉蛋奶產量15.52萬噸,增長2.3%。 四是漁業供銷同步回暖。上半年,全市漁業產值67.18億元,增長5.0%;水產品產量增長4.9%,水產品限上零售額增長7.5%,分別比一季度加快0.3個和1.3個百分點。 工業總盤持續鞏固,重點產業有力支撐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 一是主導產業繼續領跑。上半年,全市九大千億級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均保持正增長,其中,工藝制品增長14.5%,紙業印刷增長11.3%,電子信息增長10.2%。 二是民企活力日益激發。上半年,全市規上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8.5%,高于全部規上工業0.5個百分點。1—5月,全市規上民營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0.2%。 三是新質動能加快積蓄。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7.6%,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增長10.2%,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加值增長19.6%。 四是企業效益有所改善。1—5月,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8.2%,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1%、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資金周轉效率提升,總資產周轉天數減少6.4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減少0.3天。 三產結構不斷優化,生產生活雙輪驅動 上半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3048.44億元,同比增長5.1%,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 一是批發零售協力帶動。上半年,全市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超千億元,達1062.86億元,增長7.3%,對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為50.1%。 二是交通郵政順暢運轉。上半年,全市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長1.6%,水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長2.5%。1—5月,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增長10.7%。 三是現代服務較快增長。1—5月,全市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5.7%,其中商務服務業增長59.8%,專業技術服務業增長14.7%,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增長11.0%。 四是文旅熱潮綿延涌動。上半年,全市住宿業營業額增長8.3%,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8.1%;旅游總人數5099.96萬人次,增長13.3%,游客旅游總花費605.19億元,增長14.7%。 擴圍政策高效兌現,品質消費快速升溫 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28.58億元,同比增長6.2%,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 一是換新政策充分顯效。上半年,全市限額以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增長129.4%,計算機及其配套產品零售額增長62.3%,智能手機零售額增長62.5%,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39.9%,家具類零售額增長12.2%。 二是線上消費高度活躍。在“6·18”網購促銷拉動下,上半年,全市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25.8%,拉動全市限上批零企業零售額增長8.6個百分點。 三是民生消費有序保障。上半年,全市限額以上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9.1%,衣著類增長13.4%,日用品類增長24.9%。 四是文化消費持續火熱。上半年,全市限額以上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零售額增長144.9%,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增長37.5%,書報雜志類零售額增長13.6%。 招商項目接續轉化,投資動能穩步增強 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0%,比一季度加快0.9個百分點。 一是工業投資有效賦能。加快推進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上半年,全市工業投資增長24.6%,比一季度加快12.0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2.0%,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28.3%。 二是招商項目加速履約。上半年,全市在庫項目數量增長17.9%,比一季度加快6.5個百分點。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增長39.8%。 三是政府投資明顯帶動。上半年,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0.6%,比一季度加快2.0個百分點,拉動投資增長5.9個百分點。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129.5%,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投資增長90.0%,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20.6%。 四是民間投資不斷激活。上半年,全市民間投資增長8.3%,其中工業民間投資增長22.1%,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25.0%。 對外貿易承壓前行,出口結構積極調整 上半年,全市進出口總額1263.37億元,同比下降9.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909.30億元,下降7.7%;進口額354.07億元,下降12.6%。 一是進出口實現月份“四連增”。6月份,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31.48億元,增長2.8%,其中出口增長18.1%,連續4個月實現單月正增長。 二是消費商品優先排產。6月份,全市紡織服裝出口增長5.0%,家具及其零件出口增長14.8%,玩具出口增長41.1%。 三是外貿市場多元拓展。上半年,全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891.33億元,占進出口總額的70.6%,其中對“一帶一路”中東歐16國進出口增長20.9%;對越南、柬埔寨、北歐進出口分別增長8.3%、56.7%和11.6%。 財政收支穩健運行,金融資金加速流轉 一是財政收入平穩增長。 上半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6.80億元,同比增長0.2%。其中企業所得稅增長10.0%,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11.0%。 二是民生支出有效保障。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17.98億元,增長5.0%。其中,城鄉社區支出增長28.5%,住房保障支出增長26.1%,農林水支出增長19.9%。 三是存款總量實現突破。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3151.81億元,首次突破1.3萬億,同比增長7.1%,比5月末加快2.8個百分點。 四是貸款結構繼續優化。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2813.46億元,增長7.0%,其中企業貸款余額增長10.2%。分行業看,制造業貸款增長7.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貸款增長31.5%,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增長22.8%。 市場價格小幅上漲,主體消費總體平穩 上半年,市區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八大類商品價格“七漲一降”,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1.5%,衣著價格上漲6.3%,居住價格上漲1.3%,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9%,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2.3%,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5%,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7.4%;交通通信價格下降2.1%。6月份,市區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環比下降0.3%。 居民收入同步增加,城鄉差距繼續縮小 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90元,同比增長5.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62元,增長4.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07元,增長5.8%。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09,比一季度縮小0.11。從收入來源看,全市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分別增長6.0%、5.2%、0.5%和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