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是泉州世界遺產日。為紀念申遺成功四周年,昨日,2025年泉州世界遺產日系列活動暨泉州世界遺產數字化保護工程啟動儀式在泉州府文廟廣場舉行,泉州以“科技助力保護利用,文物賦彩美好生活”為主題,市縣兩級聯動舉辦系列活動39個,讓廣大市民和游客在數字化賦能中穿越千年,在宋元市集里觸摸歷史,感受世遺泉州的獨特魅力。 3D虛擬游覽世遺 泉州府文廟的互動體驗區,依托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巧妙融合現代科技與文化韻味,讓市民群眾沉浸式體驗3D虛擬游覽,身臨其境地探訪泉州各個遺產點。同時,“宋元碼頭市集”創設宋元漁港碼頭風格的體驗空間,生動再現宋元時期商貿場景,讓市民游客在互動體驗中走進歷史,切身感受泉州深厚的海洋商貿文化底蘊。 游客陳先生說,3D虛擬游覽讓人仿佛置身景點,“漫步”其中,這樣的沉浸式體驗令人印象深刻。 據介紹,泉州府文廟實現不可移動文物“全息留檔”——從建筑布局到斗拱梁架,從壁畫彩繪到碑刻雕塑,從建筑材料到修繕沿革,所有數據匯入云端,為保護、研究、展示等提供永久坐標。未來,“全息留檔”將覆蓋到泉州22處遺產點,讓世界遺產在數字世界永生,在現實生活常青。 徒步感受古城脈搏 “世遺泉州”古城徒步穿越挑戰活動舉行,300名海內外朋友從泉州府文廟廣場,穿越古城巷陌,在徒步中感受古城的脈搏,在行走中讀懂泉州的故事。 徒步的路線以古城宗教文化與古巷風貌足跡為核心,串聯宗教融合信仰、古巷商貿密碼、宋元海絲印記、世遺文化遺跡等內容,景點包括府文廟、清凈寺、通淮關岳廟、天后宮、德濟門遺址等。 “這樣的文化活動越來越多,對市民游客都是好事,孩子暑假也能充實點。”李女士特地帶小孩來參加徒步活動,她說,古街、古巷、古建筑、閩南紅磚古厝、出磚入石、燕尾脊、水滴獸、騎樓、番仔樓,泉州豐富的歷史遺存數不勝數,孩子參加了多次類似的活動,至今還能有新的發現,對于家鄉文化不斷有新的認知。 此外,多項配套活動同步展開。比如:“宋元船長養成記”活動,青少年們跟隨宋元船長揚起船帆,穿越時空踏上刺桐城,深入了解泉州在宋元時期作為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的重要地位;“趣闖世遺故鄉”研學活動,則通過“趣”發現、“趣”課堂、“趣”體驗等環節,讓青少年走進德濟門遺址、泉州天后宮等世遺點,聆聽世遺講解,觸摸歷史印記,體驗手工技藝,真切地感受世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全域聯動各具魅力 泉州各縣(市、區)結合地域文化特色,推出各具亮點的慶祝活動。全域聯動的系列活動,讓泉州世遺的影響力滲透到城市的每個角落,在傳承中創新,在互動中升溫。 鯉城區在狀元街舉辦狀元老口味美食市集,開啟泉州本地老口味美食尋根之旅;“妙音音樂盒”街藝表演,融合南音、民樂、街舞、非遺民俗等元素,為市民游客送上文化大餐;非遺時尚潮《刺桐FUN》將五大非遺技藝時尚化演繹,帶來沉浸式體驗;“世遺古城·泉臺閩風”鯉臺書畫攝影作品交流展展出90幅作品,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帶著家鄉去上學”公益徒步游古城活動則組織準大學生和返鄉大學生體驗古城文化。 泉州臺商投資區慶祝申遺成功四周年文藝活動,采用南音、歌舞、曲藝、童謠等群眾喜聞樂見形式,不斷增強群眾文物保護和愛遺護遺意識,為做好世遺各項工作打牢群眾思想基礎。 晉江市的“世遺磁灶·千年窯火·正氣傳承”文旅嘉年華圍繞五大板塊展示磁灶窯文化;“世遺泉州多彩安海”活動以文藝展演展現世遺安平風貌;“泉州世遺頌——2025年草庵詩會”通過詩歌朗誦講述泉州故事。 南安市開展“‘摩崖鐫古韻 翰墨續新章’書法作品征集評選活動的優秀作品線上展示+非遺手作體驗”,雙線聯動傳承傳統文化。 安溪縣龍涓灶坪地質文化村主題展覽,讓游客了解灶坪地區地質演化的過程、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鄉村歷史文化積淀,感受灶坪村獨特的地質景觀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王金植 陳智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