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評泉州,今天關注泉州教育。 眼下是八月中旬,今年的高考招生工作進入后段了。每年的高考招生,民眾最關心的,就是錄取清華北大的人數。 這幾年,省內各城市清北錄取人數,呈現福廈泉三足鼎立態勢。 此前的數據顯示,今年高考中,清北錄取人數,廈門77人,居第一;泉州57人,居第二;福州第三。 今天,我們撇開福廈泉錄取人數之爭,來看看泉州57人的錄取具體分布。 泉州五中17人,晉江一中10人,泉州實驗中學和安溪一中各4人,晉江養正中學和永春一中各3人,總體來看,大泉州范圍內,有16所高中的學生進入了名單。 我們來分析一下,泉州五中基本上每年錄取人數都是第一名。但是,并沒有出現壟斷態勢。相反,我們看到的是,泉州各個縣域錄取人數,十分均衡。 大家都知道,就經濟實力看,泉州是縣域強市,目前有5個縣進入了全國百強縣。經濟強,則教育強;教育強,是縣域經濟強的一個映射。當然,這個邏輯也并不絕對,比如永春就是個例外,縣域經濟一般的永春,教育表現卻教強。 總體看來,大泉州范圍內,不僅沒有出現超級中學。而且,各個縣域亮點紛呈、多點開花,這是難能可貴的,用均衡二字來概括泉州的教育,十分恰當。均衡的背后,除了與經濟相關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很重要,比如這兩年,泉州開始推行縣域初中畢業生本地化錄取的舉措。 教育,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泉州教育呈現出的均衡態勢,是十分可喜的。我們希望這種均衡,能繼續維持下去。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