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東南網記者 施遠圻 攝 東南網8月28日訊(本網記者 施遠圻)“我知道七夕又稱為‘乞巧節’。”“關于七夕,我知道牛郎織女的傳說。”……27日下午,在泉州市鯉城區常泰街道樹兜社區蔣氏家廟前,孩子們爭先恐后講出自己對七夕節的認識。 原來,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鯉城區委宣傳部(文明辦)、鯉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舉辦“我們的節日·七夕——‘鯉’趣七夕·家承雅韻”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常泰街道專場),旨在豐富群眾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大家圍在一起制作糖粿。東南網記者 施遠圻 攝 “在閩南地區,七夕節有一個充滿溫情的別稱——‘七娘媽生’。它遠不止于傳說中牛郎織女的浪漫相約,更承載著對家庭美滿的深切祈愿,寄托著父母祈求子孫平安順遂的樸素愿望,所以此次活動選擇在蔣氏家廟舉辦,并邀請親子家庭參加,一起玩游戲、看表演,提前過七夕節。”鯉城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陳麗蓉介紹道。 來自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常泰校區的學生們帶來了詩歌朗誦,采用對誦、齊誦與合唱的不同形式將《迢迢牽牛星》《秋夕》《乞巧》等經典七夕詩詞串聯起來,展現牛郎織女星河相望的經典;沈君越小朋友則帶來閩南講古《我有一個契母是仙女》,繪聲繪色地講述泉州人如何將對“七娘媽”的信仰融入生活……蔣氏家廟前,一個個精彩的演出,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