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吳麗嬌 通訊員 錢暢)義務教育有保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任務。長期以來,泉州市把控輟保學與教育脫貧攻堅有機結合,深化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孩子失學輟學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今年10月,泉州市輟學適齡兒童總人數從原臺賬6122人降至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兒童的輟學人數已于2019年11月底從1252人降至0人。 抓好控輟保學、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是拔掉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市扎實開展控輟保學工作,通過大數據比對和進村入戶走訪等方式,排查出義務教育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68862人次,已實現控輟保學動態“清零”,目前未發生因貧失學或因學致貧。 實現動態“清零”,背后是我市教育部門的不懈努力,除了出臺多份文件外,還精準落實各項助學政策,不斷加大對貧困學生的幫扶力度。在落實國家助學政策方面,及時撥付學前教育助學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義務教育階段營養改膳食補助、中職國家助學金、普通高中助學金等,實現從幼兒園到高等教育各學段全覆蓋。5年來,共安排學生資助資金12億元,資助規模138.8萬人次。 “我們堅持從最困難的地方做起,從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全面改善農村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5年來,我市推動農村學校校舍及校園附屬設施建設項目1800多個,已改造面積172.6萬平方米,投入建設資金39.2億元,投入儀器設備采購資金11.8億元。 此外,在提升鄉村教師待遇方面也有顯著成效。5年來共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原鄉村教師補貼)3.9億元,投入鄉村教師體檢經費4526萬元。同時,不占核準崗位數,直接聘任2094名堅持在鄉村學校任教累計滿25年并已取得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教師,鼓勵教師長期在鄉村任教。 |